摘 要: 气候知识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试题考查中的高频考点,通过近年一些高考试题的分析、归类,对考题涉及气候知识的内容与形式做出总结,为师生的教或学提供思考。
关键词: 气候知识 高考备考 高中地理
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及各省自主命题的试题,都直接或间接涉及气候知识,气候是高考必考知识点。对气候知识,高考考什么?从《高考考试大纲》可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是必考内容。解读为:运用气压带、风带、季风等知识解释气候的成因、分布及特点;主要考点可分解为:1.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相关气候气象等值线图的判读与运用。2.气候统计资料图表(常规的气温降水图及气温降水变式图)的判读与运用。3.大气环境问题与气象灾害成因、特点、危害分析。把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与气候相关的典型试题进行归纳、归类,为师生学习气候及其相关知识提供启示或思路。
一、气候的类型、特征、原因
运用气温降水图,分析判定某一气候类型,像这类试题,属于传统题,相对较简单,只要掌握了气候类型判定的相关基础知识气候高考题,识记清晰,调动气候特分布、特征、成因等知识就可答题。
例1:(2008年高考文综江苏卷第28题)图1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答题。
问题: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特征相同点//不同点**;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气候要素分布(变化)特征、比较及原因
这类试题主要体现在针对气候某要素(如:气温、降水、气压等)特征的剖析,要求学生能获取正确解读地理图表信息,明确影响气候的因素(如: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人类活动、下垫面等),并能迁移知识,在时间与空间分布等角度,对所求区域的气候要素进行分析描述,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牢固树立分析某一要素问题表述方向、时空、数量变化情况,多角度思考答题点。此类考题出现频率高,而且每年不同省份的试题设问内容侧重点不同,可变性、新颖性较强。
例2:(2013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第13题)结合图文材,读图答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7′N)1月气温9.3℃//7月气温17.1℃;乙(36°54′N)1月气温4.7℃//7月气温25.7℃
问题一: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问题二: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三、气(候)象灾害种类、防治等
这类试题在气候特征及要素等知识上,对地理主干知识、高频考点――气候知识的运用,更加深一层,从另一层面、另一角度――自然灾害(成因、时间、分布、影响、防御等)方面,对气(候)象相关知识进行提炼、阐述等,并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与生活中的地理、身边地理相关度较高,现实生活气息较浓。
例3:(2013年高考文综安徽卷第34题)结合图文材料,读图答题。
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
问题: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
四、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这类试题表面上看是考查河流特征(水文、水系等)知识,实质是对气候相关知识的考查,间接考查气候知识内容,因为气候是决定河流水文水系最主要因素之―,同时也体现知识跨度与跳跃性,对学生思维具有一定挑战性。
例4:(2007高考文综天津卷第36题)结合图文材料,读图答题。
下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问题:填表说明黄河、恒河部分水文特征与气候的关系。
五、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这类试题结合了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从自然地理到社会人文地理,要求学生能从农业与气候关系的角度剖析相关地理现象,调动相关地理知识,论证与探讨相关地理问题。陌生度与难度性都较高,如:
例5:(2013高考文综四川卷第13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此大题还被《中地参》评选的2013年高考地理“十大好题”之一。
总之,分类归纳高考典型例题,剖析图表总结出一定规律,有助于我们把握考试方向与重点,举一反三,为地理的教与学提供一种思维。每年高考试题都推陈出新,试题命题越来越科学、规范、全面、创新气候高考题,内容与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师生对历年试题要有适当的了解,并通过复习主干知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应变,以万变不离其宗等思维与胆略应付考题形式的变化,积极调动自己的储备、理解知识加以迁移、总结运用,从而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