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圆明园的考古故事

    2年前 | admin | 170次围观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曾经创造出《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春色,又建了升降戏台。养雀楼的地下遍布着铜管,蓄水楼能装100吨水。但这一切随着1860年的大火化为尘土,考古学家们正努力拼凑起这块历史碎片…

    出品:格致论道讲坛

    以下内容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我是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张中华。我从2013年开始在圆明园做考古,到现在大概是10个年头了。我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圆明园考古的故事。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这是圆明园的西洋楼景区。西洋楼是由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设计、中国匠师建造的景区,以西洋的建筑风格而著名。但是随着1860年的那一场大火,这个地方只剩下了很多残垣断壁。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

    原来的西洋楼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张图是西洋楼铜版画记录的海晏堂。海晏堂的西面有一个大喷水池,喷水池的两侧排列着12生肖,就是著名的12兽首。这12兽首在1860年之后都流失到了国外,现在回到中国的有6尊。前年(2020年)马首回归到了圆明园,大家现在可以去圆明园的展厅看到,它非常的精致。12生肖人身兽头,每一个生肖代表一个时辰,每到相应的时辰就会从兽首中喷水,设计的非常巧妙。

    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

    上面地图中红色区域就是西洋楼的范围,它位于圆明园的长春园中,只占圆明园总面积的2%。所以说很多人虽然去过圆明园,但是好像又没有真的去过圆明园。因为圆明园剩下的98%都是中式建筑,但我们的中式建筑是土木结构的,特别怕火。一着火,柱子一倒,整个屋顶就塌下来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圆明园基本上是一片平地,上面种植了一些树木。

    陌生的那98%的圆明园

    已完成:10% //////////

    下图中黄色圈出的区域是圆明园最重要的大殿,叫正大光明殿。它的地位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皇帝在这个地方上朝、接见藩王和外国的使节。圆明园是皇家御园,特别漂亮,所以清朝的皇帝特别喜欢圆明园。有学者统计过,一年365天,有的皇帝甚至超过350天都待在圆明园里。所以正大光明殿作为这里最重要的大殿,使用率是非常非常高的。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右侧的图片是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师画的。在中轴线上能看到一座桥,类似于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再往里走是二宫门,又叫出入贤良门。再往后黄色的区域就是正大光明殿。但看左图,现在这个地方现在只剩了一块平地,它后面的山也只剩了一点点的石块。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武陵春色遗址

    在中学我们都学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说是在山的两侧种植着很多桃树,通过一个洞口进去之后豁然开朗,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圆明园里就仿造这个意境创造了武陵春色。这个地方也有桃花洞,人需要从桃花洞坐船穿进去。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

    ▲武陵春色

    在历史上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在春天的时候,上万株桃花同时盛开,非常的美丽。除了欣赏桃花以外,当时的皇帝还在这个地方建了戏楼听戏。我们挖掘出了当时的戏台,它就像现在的舞台一样,还可以升降。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镂月开云今昔对比

    圆明园里还有一个著名的景区叫镂月开云。左侧的图片现在看起来光秃秃的,但是在历史上它以种植牡丹著称,又叫牡丹台。为什么要种植牡丹呢?这是因为圆明园是康熙给他的四儿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赏赐的花园。雍正知道康熙皇帝特别喜欢牡丹,所以在自己的花园里面种了很多牡丹,并起名为牡丹台。

    有一天他就请了康熙皇帝,说爸爸呀,今年的牡丹盛开了,你来看看吧。但是他长了一个心眼,把自己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小时候的乾隆皇帝藏到这个花园里面。这是康熙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孙子弘历,他看到弘历的武艺熟练,学业也对答如流,因此他特别喜欢小弘历。那么,想让弘历当皇帝的话,前提是他爸爸必须当皇帝,所以雍正最后顺理成章成了皇帝。所以说牡丹的背后充满了心机。

    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后来雍正皇帝也觉得这个地方很漂亮,所以在这里画了一张全家福。中间穿黑衣服坐着的那个人是雍正皇帝,旁边穿黄色衣服的那个小孩就是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所以说镂月开云这个名字是不是有拨云见雾的感觉?就在这个地方,康熙皇帝相中了弘历,雍正才有成为皇帝的机会,所以这里叫镂月开云。

    圆明园在最盛的时期有5个园子,后来是3个园子,分别是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占地面积是3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故宫。它在雍正、乾隆、道光、咸丰、嘉庆这5个皇帝在位的150多年间不停地建设,因为它风景之秀丽,收藏之丰富,被世人称为万园之园,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但是,在1860年的那一场大火之后,圆明园又经历了木劫、石劫和砖劫。大火过后,木头、石头、砖头也都被拉走了,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草地、树林。当时的辉煌都掩埋在土下了,但幸好,我们还能通过考古的方式了解它的历史。

    考古人眼中的圆明园

    已完成:40% //////////

    下面这张图片里,我手里拿的就是传说中的洛阳铲。一直到今天,洛阳铲还是考古界最主要的工具之一。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

    右边图片里的小刷子还有小手铲,也是我们考古时常用的工具。当然现在我们能够用到很多更先进的工具,但是这三样还是我们最离不开的。

    大家现在去圆明园游玩,走的门其实都不是正门。圆明园真正的正门是什么样子?一个坑。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

    ▲大宫门遗址(右)及其在圆明园的位置(左)

    在我们发掘大宫门,挖到这个平面的时候,看到里面的石头都立起来了,像鱼鳞一样。然后我就跟同事说,圆明园是皇家工程,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但是再往下挖的时候,我们发现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实际上原本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圆明园废弃之后,老百姓传说底下会埋着金蛤蟆,所以把这里挖成了这样。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当时民间有一句俗语:“要想不受苦,圆明园筛筛土。”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别人筛过土的基础上,再做最后一遍打扫。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

    ▲金水桥遗址

    另外刚才讲到了金水桥,它就在圆明园的二宫门前面。这个桥上面的部分已经没有了,我们挖出来的只有桥基。但是,我们在挖桥基的时候发现了惊喜。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清理前后的铜鎏金象首

    在这个桥基的旁边,我们挖出来了一个泥疙瘩,就是左边这个大象的头,叫象首。如果从1860年算起,它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刚挖出来的时候,它上面沾满了泥沙,但搬起来非常重,当时我们判断应该是铜的。后来我们把它放到实验室里清理了半年,它最后变得金灿灿的。但是它不是纯金,而是鎏金的。

    为什么我们能在这个地方把它挖出来呢?这是因为正大光明殿是当时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总部,他们在这个地方分赃。把象运出来的过程中会经过金水桥。象头和身体是拿销子连接在一起的,运输过程中,象头应该是碰到了桥上的栏杆,然后掉到桥底下了,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发现。谢谢这个栏杆。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

    ▲左:从西侧看,中式五间牌坊

    右:从东侧看,西式三间牌坊

    在西洋楼景区有一座门,这个门不是我们老百姓家的门。老百姓家的门只有一道,但是皇家在西洋楼的门从西面看是中式的牌楼,六柱五间式,共有六个柱子;从东面看是西式的,三间牌楼。整体来说是五间,中间是穿堂门,皇帝从这里经过。

    文献记载这个地方叫养雀笼、又叫雀鸟笼,过去养了各种鸟类。导游会说皇帝带着妃子从这里经过,养的孔雀看到妃子穿的花枝招展,于是它也把尾巴张开开屏了。不过,我们在文献里面没有查到这里养了孔雀,但是我们挖出了这么一件东西。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

    ▲黄釉琉璃构件孔雀牌楼

    这件东西上面的文字写着“孔雀牌楼”。这就是考古的作用,我们不仅仅喜欢挖出来的金银财宝,更喜欢挖出来带文字的东西,因为文字会解决很多历史的遗案。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

    ▲地下排水管

    另外,我们在养雀楼的地下还挖出了铜管。这个铜管如果扔在路边,大家会不会认为是现代的产品?但这是乾隆时期的。大家看它的弯曲度和内径,要知道,枪炮最重要的是枪膛和炮膛,但是当时的皇帝没把这项技术用于造枪造炮,反而用于享乐。所以说才有了1860年屈辱的历史,才有了我们民族那么长时间因为落后而挨打的历史。这个铜管还含有3%的金,整个西洋楼的地下就密布着这种管道。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

    ▲蓄水楼遗址(右)及其在圆明园的位置(左)

    西洋楼以水法著称,水法就是喷泉。喷泉要想有水,就要有水塔提供压强。我们现在去圆明园,远远地就能看到一个大的倒立着的土台子,这就是当时的水塔——蓄水楼。当时它的顶部用锡焊了一个大水池,叫锡海,能装100多吨水。

    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

    ▲镂水车汲水池,因无人修理而改用轱辘提水

    皇帝最开始看喷泉,是用骡子或者马拉水车,把水通过铜管抽到顶上去。当时他可能认为这些技术都是细枝末节,没有给予重视,所以郎世宁、蒋友仁去世之后,水车坏了没人会修。因此,后来就让人用辘轳提着大罐子往上提水。每看一次喷泉就得拿大罐子往上提100多吨水,所以说看一次喷泉非常不容易。

    遭遇焚烧的粉彩地砖

    已完成:70% //////////

    我们还挖出来了一个很著名的园子,叫如园。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

    ▲如园遗址在圆明园的位置

    乾隆喜欢下江南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每次都会住在南京、当时叫江宁的瞻园。瞻园是明朝开国第一大将徐达的西花园,乾隆觉得那里特别漂亮。于是,他让画师把瞻园画下来,在圆明园修了一个园子,取“如同瞻园”之意,所以叫如园。

    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如园延清堂

    这是我们挖出来的如园最大的大殿,叫延清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皇帝在圆明园的交通方式大多数时候是通过水路坐船,然后到达上方的码头上,进入延清堂大殿,来到他的宝座床。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承载宝座床的粉彩地砖

    宝座床区域比较特殊,这个地方铺的是瓷砖,其他地方铺的是金砖。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

    ▲延清堂粉彩地砖

    我们发掘出这个瓷砖时,它已经被火烧得发黑了,但是清理之后非常漂亮。

    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

    但由于它实在是被烧的太碎了,我们已经不能把它拼成一个完整的了。

    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我们自己家装修瓷砖用的是单层的,但是皇帝家用的是双层的。瓷砖里面灌了沙子,起到防潮保暖的作用。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

    这是一个木制的门槛,一场大火把木头烧没了,只留下一个槽。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

    金砖不是金子做的,而是图中这种砖。一窑金砖从选土到出窑要2年的时间,需要文火烧130多天。而且它有皇家监工验收,验收的时候有一个标准: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敲之有声就是指敲起来要有像金属一样铛铛的声音,断之无孔就是指砖头断裂之后没有气孔。如果监工验收的时候给找到一点毛病,不收了,窑户就会倾家荡产。

    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这是如园含碧楼,右边是散落的石阶,最开始石条跟石条之间是用银锭锁连接着的,是很稳固的。但是后来银锭锁被抠走了,石条就歪下去了,下面的水池——镜香池里面的荷花就被压在下面了。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

    ▲在石条下发掘出莲茎和莲子

    但是它的根茎还在,我们在里面还筛出了莲子。

    圆明园的莲花盛开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

    这个莲子经过中科院和圆明园精心的培育,在100多年之后又重新开花了。而且圆明园拿它做了文创产品,就是荷花冰激淋。

    考古工地一旦开工,我们就没有节假日了,平时也照顾不了家。所以我的周末通常就是去圆明园的工地上。我儿子每次都非要跟我去。他不关心我挖出了什么,他最关心的是这个荷花冰激淋,一个15块钱,一天要吃好几个。

    圆明园幸存的古莲开花了_圆明园古莲开花图片_圆明园的莲花盛开

    圆明园很精彩,在我们的文献中很精彩,在我们的记忆中也很精彩,但是这些都没有了。所以我们考古人面朝的不仅仅是黄土,我们面向的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和厚重的文化遗产。我们通过双手和手铲,把历史的碎片一点点挖掘出来,最后拼凑成一段完整的历史。

    把圆明园的故事讲好,把北京的故事讲好,把中国的故事讲好,我觉得这就是考古的作用,这就是考古人的作用。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