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速在持续下降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显现出增长的趋势。风速的增长一方面可以增加风电产量,减少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减缓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也将带来更强的风剥蚀作用,导致更高的沙尘暴风险。
该研究基于中国气象站的669个合格站点的逐日数据分析了中国地表风速近30年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国风速在2012年结束了长期的下降趋势,开始呈现增长趋势(P
图1:中国风速持续下降的趋势在2012年逆转。
图2:风速的逆转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在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北方上升趋势明显。
图3:风速驱动下不同额定功率风机容量因子的变化。
2021年3月15日,来自蒙古的近十年最大的沙尘暴席卷中国北方。在这次突然爆发之前,中国北方的沙尘暴数量已经持续减少了50年。大风和沙源是沙尘暴产生的两个关键要素。近20年来,一方面东亚内陆地区气候突然变干变热,提供了更多的沙源;另一方面中国风速在持续下降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显现出增长的趋势,在更多沙源和更大风速的双重作用下,2021年的特大沙尘暴可能预示着一个多沙尘暴时期的开始。
图4,蒙古国和中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频率与年平均风速呈现相关性。(a)在蒙古国,年平均风速减少时期(1973年至2003年)沙尘暴频率相对稳定。随着2003年至2019年风速的增加,沙尘暴频率也增加,并且波动也更加剧烈。(b)中国年平均风速在1970年之前呈上升趋势,1971-2012年呈下降趋势,近10年又呈回升趋势,沙尘暴日数亦然。(c)中国沙尘暴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与年平均风速趋势一致。
研究还分析了中国北方和蒙古国年均风速与沙尘暴日数的关系,发现两者在中国北方具有高度相关性(R = 0.94,图四b),在蒙古国具有中度相关性(R = 0.41,图四a)。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沙尘暴频率降低的同时,中国沙尘暴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也有所降低,这进一步证明了风速下降对沙尘暴频率降低的重要影响。因为生态修复的固沙作用将会提高沙尘暴的风速阈值,即只有强风才能导致沙尘暴,从而降低沙尘暴频率,同时,这将使得观测数据中沙尘暴发生时的平均风速更高(图五)。而风速的减小不仅会降低沙尘暴频率,还将使沙尘暴发生时的风速也减少(图六)。基于此预测,随着风速的增加,沙尘暴的发生频率也会增加,这在蒙古国已经发生,但在中国可能才刚刚开始。
图5,生态修复(较高的沙尘暴风速阈值)降低沙尘暴频率,但是使得观测到的沙尘暴平均风速更高的示意图。蓝色条形显示随机生成的瞬时风速,上方的红点表示沙尘暴事件和记录到的沙尘暴发生时的风速,取它们的平均值,我们将得到该情况下多次沙尘暴事件的平均风速。黑色粗横线表示沙尘暴风速阈值,该线下的区域内的风速不会引起沙尘暴。左、右图分别为低沙尘暴风速阈值(12m s-1)和高沙尘暴风速阈值(15m s-1)的情况。
图六,整体风速降低导致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平均风速降低的示意图。以12m s-1的沙尘暴起始风速为例,其他同图二。左右图分别表示高风速和低风速(高风速分布减去5m s-1)的情况。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怡为论文第一作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南科大是论文第一单位。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科技大学的支持。
论文链接:
1、
2、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