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黄玉玲)今年的天气气候并不稳定,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2021年我国乃至全球都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异常现象显著。12月29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1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及揭晓2021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21·7’河南特大暴雨创大陆小时气象观测纪录”“夏季北半球多地遭受高温‘炙烤’”等事件入选。同时发布了2022年1月气候趋势预测。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黄玉玲 摄)
2021年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介绍,2021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强发、并发,总体呈现两个极端和五个特征。第一个极端是全国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截至2021年12月28日,全国平均气温10.7℃,较常年偏高1.0℃,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浙江、江苏等12个省(自治区)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第二个极端是北方地区降水量为历史第二多。全国平均降水量671.3毫米,较常年偏多6.8%。北方地区降水量697.9毫米,较常年偏多40.6%,为历史第二多。华北雨季和华西秋雨秋汛极端性显著。河南特大暴雨极端强降水,郑州小时降雨量201.9毫米创历史极值。
同时,全年气候呈现的五个特征分别是:夏季高温叠加南方“秋老虎”,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多;区域性气象干旱此起彼伏,旱情总体偏轻,但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生成和登陆台风数量均偏少,2021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和登陆台风数均较常年偏少;沙尘天气早发,强对流天气强发,1月10日~16日出现首次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偏早30多天;“双拉尼娜年”冬季寒潮强度大。1月6日~9日,我国中东部遭遇大范围极端强寒潮过程,50个县市日最低气温破纪录,北京创1966年以来历史最低值。11月4日~9日我国出现全国性强寒潮天气,降温幅度大、雨雪范围广、极端性强、影响大,综合强度为1951年以来第4高。
2021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揭晓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评选日期截至12月28日,国内十大入选事件的投票结果基本反映了今年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全国平均气温显著偏高,但年初气温起伏大,极端冷暖事件凸显;北方地区降水量之多居历史第二,降水极端性显著,京津冀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偏多;高温日数多,入秋后频繁遭遇强寒潮;登陆台风数量少,但“烟花”(2021年第6号台风)风雨影响范围大;沙尘天气早发重发,龙卷风多发,强对流天气致灾严重。
2021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那么对我国来说,这些天气气候事件较几年前的极端性是否有增强?极端性的增强体现在哪一些方面?这对未来的气象防灾减灾有什么启示?发布会上央广网记者就此提问。贾小龙表示,今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非常有特点的,比较突出的就是河南郑州的特大暴雨,最大的日降雨量达到624毫米,接近该站常年的年降水量641毫米,一天的降水和全年降雨量是接近的;最大的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突破历史极值。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具有极端大风和龙卷风频发、短时强降水创历史极值的特点。
“从气温的角度来看,从1月中旬开始出现升温,2月北方出现极端高温,2020/2021年暖冬,直到12月,‘暖’成为2021年我国气候主旋律。”贾小龙说,总体而言,台风总体强度、气象干旱、流域性暴雨洪涝等极端性与常年没有明显差异。极端性的增强显著事例是北方暴雨、短历时强降水、强冷空气寒流降温幅度、秋冬季台风、气候持续变暖等。
在防灾减灾方面,贾小龙提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已经成为常态,也使得气象防灾减灾面临重大挑战,需要加强下面几个方面的应对工作。一是提升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科学认识,提高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和预警能力。二是强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决策服务和预警信息发布。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合力和效益。四是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比如12月份南海的超强台风,要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趋利避害中的作用。五是适应气候变化规律,将应急管理转变为常态化管理。
2022年1月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2年1月气候有哪些变化呢?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预计1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除西藏西部气温较常年偏低1~2℃以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山西大部、内蒙古中部、上海、江苏东南部、浙江、安徽南部、福建、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广东大部、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宁夏、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2℃。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提到,预计2022年1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四次,出现时间和强度分别是1月上旬前期的强冷空气过程,中旬前期的弱冷空气过程,下旬前期的弱冷空气过程,下旬后期的弱冷空气过程。降水方面,预计1月份,东北北部、长江中下游、云贵高原、西藏西部降水偏多。全国其余地区接近常年同期偏少,新疆南部偏少2~5成。
有关的气象服务提示和生产生活方面,宋善允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要注意防范低温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各地要密切关注阶段性强降温天气、持续性低温天气对身体健康、出行出游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严防感冒。
二是要注意防范不利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月仍是雾、霾、雨雪、大风天气发生较为频繁的时节,各地各部门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交通运输应急管控,确保交通安全。
三是对农业方面的建议。1月总体气温偏高,所以对冬小麦和油菜的生产、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以及南方露地蔬菜和经济林果生长总体有利。但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西藏西南部等地需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设施加固、保温工作,防范雪灾和冻害。北方冬麦区需做好田间管理,防范小麦晚弱苗遭受冻害。重庆东部、贵州中北部及湖南北部、湖北等地需防范阶段性阴雨和农田湿渍害影响油菜、蔬菜等在地作物生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