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我国大米制品中多次监测出转基因成份,日前,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药生食输发0701第1号通知,对我国产大米制品和木瓜产品实施进口转基因检查措施,检查频率为每次进口时都应保存和检查货物。
据悉,虽然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对任何转基因大米品种颁发商业化种植许可,但近年来我国输往国外的大米制品频频被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详见欧盟又在我国出口的大米制品中发现未授权转基因成分),遭遇退货。仅2013年中国出口欧盟的大米制品中,就有25次被查出含有转基因成分。
随后在2014年4月,央视《新闻调查》记者在湖北省调研发现,随机抽取的当地大米化验结果显示,部分大米含有BT63转基因成分。
翻阅资料发现,我国最早出现的BT63转基因大米是在2003年,当时的农业主管部门农业部先后批准了2000亩农田,用于BT63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产性试验,数百户农民参与其中。
在2009年,农业部对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研发团队颁发了我国第一张主粮转基因安全证书——BT63转基因抗虫水稻(科学试验,非商用),但也由此也拉开了我国转基因大米种子流向市场的大幕。
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在第26周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通报系统(RASFF)通报中,我国生产的有机米粉在输往英国的检测中再次发现含有转基因成分,被禁止输入。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米制品近年来出口增长迅猛,在2019出口规模已经达到960亿元人民币,而主要出口对象为东南亚和欧盟地区。
特别是东南亚,日本和韩国是我国米制品进口大国,两者占据我国米制品出口总量的近四成,目前随着日本加强对我国大米制品实施进口转基因检查措施,后期米制品出口市场预计会受到影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