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碳登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第一方阵让湖北坐拥“双碳”产业独特优势

    2年前 | admin | 174次围观

    中碳登、湖北碳交所和气候投融资试点的聚集,三重政策和平台优势,让湖北坐拥发展“双碳”产业的独特优势。

    作为全国碳资产的“银行”和“仓库”,自去年以来,中碳登全力保障全球最大碳市场稳定运行。作为全国既有试点碳市场又有全国碳市场核心系统的省份,湖北在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过程中努力争当排头兵。

    本期《首席气候官·湖北双碳局》嘉宾是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教授,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湖北来说,试点碳市场和中碳登的双重国家政策优势已经形成,这是全国各省份中所独有的。以中碳登落户湖北的先发优势,将进一步促进市场、金融和技术“三引擎”驱动湖北低碳产业发展。

    齐绍洲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是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席专家。十几年前,齐绍洲开始研究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学。他从零起步,在武汉大学成立了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并帮助湖北碳市场设计了系统有效的政策方案,推动湖北碳市场试点取得成功。

    让全国和地方碳市场发挥协同优势

    《21世纪》:作为全国既有试点碳市场又有全国碳市场核心系统的省份,湖北在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过程中努力争当排头兵。湖北有哪些优势,未来应当如何作为?

    齐绍洲:湖北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备八大优势。

    一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湖北省生产总值去年迈上5万亿台阶,排名重回全国第七,远高于全国增速均值。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19年湖北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去年,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占比2.5%、34.9%、62.6%,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和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

    二是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第一方阵。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全国第八,中部第一,科技创新平台聚集发展。创新型产业不断发展,武汉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三是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战略赋能湖北。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深入推进,势必也将促进湖北生态系统、生产体系、流通和消费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的巨大发展。

    四是高铁航空双枢纽的客运货运格局已然形成。湖北是连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结点,武汉位处高铁中心枢纽,具备12个方向的高铁干线。随着鄂州机场的建成,综合交通体系的建成势必进一步带动湖北交通物流、产业结构的巨大发展,也将促进资金、人才的聚集。

    五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治污减排取得新成效,湖北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累计排放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13.8%、27.3%、24.0%。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不断健全,环境监测监管、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提升。

    六是碳排放总量、碳强度、能源强度呈下降趋势。自2009年碳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态势,年均增速约为3.8%,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单位GDP碳排放即碳强度连续呈下降趋势,年均降速约为8.47%,单位碳排放的经济效益逐渐增加。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单位GDP能耗即能源强度逐年下降,相比2006年,2021年能源强度降低74.8%。湖北碳强度和能源强度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七是低碳试点有序推进,碳交易成效显著。省、市级层面不断探索建立重大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建设数据收集统计系统和管理平台,推动低碳产业园区试点示范建设。

    八是碳金融集聚基本框架建立。除了试点碳市场和中碳登,武汉碳清所正在落地气候系统有,气候投融资试点也已批准,武汉正在积极参与全国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申报。几大平台的协同互补,不仅能推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更有望促进绿色低碳项目、技术、人才和资金流入。

    《21世纪》:全国碳市场上线、碳交易实践从区域试点转向全国后,多个地方碳排放市场依然保持着相对较高的交易量。地方试点碳市场将何去何从?

    齐绍洲:首先,地方试点碳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中国全国碳市场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碳市场,如未来把八大行业都纳入,碳市场将覆盖75亿吨左右的碳排放。但是中国的区域差异也比较大,在这个过程中,制度创新要结合中国国情,以反映各个地区的能源资源禀赋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产业结构等。所以地方试点碳市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先行先试的作用,继续结合各自特点探索碳市场制度创新,为全国碳市场的设计优化提供借鉴。

    其次,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借助于地方试点碳市场,探索出一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路径,有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新的时代背景赋予地方试点碳市场的新使命。

    湖北试点碳市场已经运行近十年,纳入373家控排企业,控制碳排放量2.75亿吨,约占全省碳排放的45%,64%的企业实现碳排放总量或强度下降,碳市场基础能力建设在全国捷足先登。湖北要在碳市场的先发优势基础上,紧密结合“双碳”目标,降低碳市场门槛,纳入更多行业企业,继续努力探索创新。

    用市场机制吸引更多资金

    《21世纪》: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气候投融资本身有哪些特点?试点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齐绍洲: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涵盖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创新以及适应、减缓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本次23个地区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大背景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仍有不少挑战,其中资金与项目错配问题挑战最大。在全国范围内并不缺乏气候投融资资金,缺的是引导机制。对于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绿色低碳项目,以往投资的热情不高,怎样将资金成功引导至此类项目是本次试点工作的目标。

    对于投资方来说,无论是银行投资还是证券投资,首先要保证投资收益气候系统有,但绿色低碳应对气候变化这种气候投融资,一是投资周期比较长,二是投资资金量比较大,最重要的是初期投资回报率较低、回报周期比较长,并且不确定性较大,很多资本希望短期能有比较好的投资回报和稳定预期,传统的投资理念、投资工具、投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在气候变化越来越大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下,必须要有新理念、新方法、新机制。

    全球100多个国家都已经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就是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以有效应对因为化石能源燃烧和生产过程中排放温室气体所导致的全球变暖。这需要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和煤炭清洁低碳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消纳、储存和输配送必须要有颠覆性突破,并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和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这些对气候投融资需求巨大,也亟需投融资工具、方式、方法、估值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这就是本次试点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武汉(武昌区)已率先取得气候投融资试点资格。试点地区在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时应采取何种具体措施,既能保证当地经济发展不受影响,又能使得与气候转型相关的投融资业务在当地顺利推进?

    齐绍洲:产业结构的转型一定是基于能源的转型,这就需要新的投融资。对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这么大的经济体,区域差异又很大,我们如果在全国一步到位地全面展开气候投融资创新探索,可能存在着很大的潜在风险,因为它需要一些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渠道创新,风险防范和管理创新。因此,我们需要挑选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地方来进行试点,如果试点最终取得成功,同时在这过程中吸取一些教训,可以为全国稳步推进气候投融资打下基础。试点地区应该紧密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和政策优势,因地制宜,试点政府要在顶层设计、政策支持、组织保障、引导协调、激励相容、监督管理、系统性风险防范等方面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利用市场、金融和技术“三引擎”驱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标签: 碳排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