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坦克装甲钢的终极材料有哪些?铠甲与弓弩的区别

    2年前 | admin | 203次围观

    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_曳光新书

    从人类学会战争以来,铠甲对于军队具有无以伦比的重要性。在古代,铠甲与弓弩在正规军队才能装备,属于军国利器,民间一向是禁止的。与之相反,刀剑倒是可以在民间使用。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战争时期,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竞相争夺坦克装甲防弹技术的制高点。

    一直以来,各国军队都想寻找一种理想的防弹材料,这种终极材料应该同时具备以下性能:密度大、重量轻,抗压性能好、耐受高温、不容易破碎、成本低容易生产。早期经过表面硬处理的装甲钢具备上述大部分性能要求高速曳光穿甲弹,表面坚硬,而背后具有韧性,从而成为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大多数装甲车辆的防弹材料,唯一的缺点是重量过大。后来又出现了铝制装甲,重量比较轻,防弹性能好,缺点是成本较高,焊接工艺差,只适合薄装甲车辆,在坦克上应用的不多。

    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_曳光新书

    再后来,发明了复合装甲,钢装甲加工成中空结构,中间填入几层复合材料,通过不同性能、不同密度的防弹材料,来削弱穿甲弹和破甲弹,尽管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未必比装甲钢强多少,但几层复合材料却可以超过装甲钢,同时总重量却比装甲钢大大减轻。苏联一般在复合装甲块里面填入玻璃钢纤维,例如T-64坦克炮塔前装甲为三明治结构,由三层组成,外层为80毫米厚钢质装甲,中间层为104毫米厚的玻璃钢纤维,内层为20毫米厚的钢质装甲,防弹性能大幅提高,可有效抗击同时期欧美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抗击破甲弹的能力提高一倍以上。欧美国家则在复合装甲之间填入改性陶瓷,最典型的是英国发明的乔巴姆装甲,通过约束在一起的陶瓷块来提高防弹能量。

    曳光新书_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

    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_曳光新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凯芙拉纤维为代表的芳纶类防弹材料开始获得应用,这种材料比较适合制作防弹衣和复合装甲内衬材料,特点是轻便、韧性强,抗冲击强,但不耐受高温,抗多次打击能力弱,成本比较高。所以只在防弹衣和轻型装甲上得到应用,在重型装甲车辆上的使用尚不理想。

    那么问题来了,这世界上就不存在一种即轻便,防弹性能又好的材料么?

    答案当然是有的。

    日前,国内多家研究机构纷纷推出新型新概念防弹材料,例如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及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课题组。这些研究机构都在制造有史以来最轻固体物质“碳海绵”——石墨烯海绵,预计今年年底就能看到工业化产品。

    高速曳光穿甲弹_曳光新书_高速曳光穿甲弹

    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_曳光新书

    石墨烯海绵具备极强的高弹性,被压缩到原体积80%以后仍可以恢复原状。同时具有重量优势,石墨烯海绵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轻固体新材料,属于一种气凝胶,是以石墨烯为墙壁,碳纳米管为支架,两种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高速曳光穿甲弹,最后形成的一种超轻材料。抗压抗冲击性能强,可承受力度超过每平方英寸1.45万磅的外力重击,防护能力比钢材强10倍。同时具有抗重复冲击性能好的有点,抗击外力重击1000次以上仍能保持稳定性能。

    高速曳光穿甲弹_曳光新书_高速曳光穿甲弹

    曳光新书_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

    曳光新书_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

    曳光新书_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

    曳光新书_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

    曳光新书_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

    高速曳光穿甲弹_高速曳光穿甲弹_曳光新书

    央视报道显示,外层为铝装甲板,内部为石墨烯海绵填充的装甲块,具有陶瓷装甲的防弹能力,可承受14.5毫米机枪弹的打击,而且具有单位面积抗多次打击能力,图片显示一块300X300mm见方的装甲块,连续承受3发14.5毫米枪弹的设计,仅击穿了外层的铝装甲板。

    国产的56式14.5毫米机枪弹,是以苏联B32式14.5x114毫米弹为基础仿制,这种弹药在二战期间是为了反坦克枪而开发的,其曳光穿甲弹采用碳化钢弹芯,在500米距离上能击穿32毫米厚度的垂直装甲。由于穿甲性能好威力大,B32型14.5毫米穿甲弹也成为北约组织四级防护动能弹标准,即在200米距离上可抵御B-32穿甲弹的射击,大多数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的正面装甲防护力也就如此。

    尽管中国研制的超级防弹材料尚未有工程应用,但我们看到在实验室就已经显露出石墨烯海绵材料的优异防弹性能,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坦克或装甲车辆能够应用这种防弹性能好、即轻便又有韧性的理想装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