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共享单车总是挂在热搜上。
先是消费者抱怨“停车区难找,骑车十分钟,还车半小时”,又有人发现单车得了“牛皮癣”,成为小广告重灾区。
而今有媒体爆出最近多家共享单车运营商调价,骑一小时车要花费五六元,引发不少感同身受的网友吐槽。
“使用感受不讨人喜,一问价格又高攀不起!”
涨价幅度有多大?
最先引发热议的是一则报道《1小时6.5元!共享单车悄然涨价 已贵过公交地铁》,其中提到上海地区青桔单车服务骑行一小时的价格最高,达到6.5元。
今年以来,三大共享单车品牌在广州地区的收费标准也都有所调整。美团单车和哈啰单车目前是采用“前15分钟1.5元,之后每10分钟增加1元”的计价方式,1小时约需花费5.5元。青桔单车采用“前15分钟1.5元,之后每15分钟增加1元”的计价方式,1小时约需花费4元。
当然,拿出骑行1小时后的价格来控诉涨价,或是不加对比就谈涨价,其实并不客观。多数用户仍然习惯单次骑行并付费,本轮涨价中共享单车悄然涨价,单次骑行变化最大的是起步区间,从30分钟折半为15分钟,价格不变。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共享单车单次平均骑行距离为1.5公里,平均骑行时长为10.7分钟,对于多数骑行者来说,涨价带来实际支出的增加有限。
用户为何感到“不舒服”?
用户对于涨价的怨气,是不断积累的。多数共享单车的老用户是从“免费骑”甚至“红包车”的年代过来的,见证了共享单车价格的一路狂飙。近年来共享单车频繁涨价,单次涨幅常常达到50%,的确令人难以接受。
同时,用户骑共享单车的习惯已经养成。共享单车的出现,的确解决了不少人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符合了消费者对绿色出行和健康生活的期待。不必考虑返程、随时可以还车,这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之前对共享单车“爱之深”,如今对涨价自然“恨之切”。
今年以来,旅游经济逐渐走向复苏,人们的出行计划增多,共享单车的使用率和单次时长理应有所增加。在这个节点上涨价的行为,或许比涨价幅度本身更令人关注。
共享单车,在昏暗的十字路口
2017年,“共享经济”登上十大民生热词榜。
2023年的今天,共享单车服务商仍在亏损,共享充电宝频频涨价,共享雨伞和共享篮球逐渐隐身……共享经济好像成了“过气网红”,就算上了热搜也准没什么好事。
有人批评共享单车“过度扩张共享单车悄然涨价,严重浪费资源”。由于使用率较低,废弃的共享单车给城市管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乱停乱放也时常占用地铁站、人行道附近的道路资源。
有人指责共享充电宝“取代了商家的免费充电服务”。遍布大街小巷的共享充电宝,价格一涨再涨,充电速度却没有跟着智能手机提升,让人感到格外不值。
当下,共享单车面临抉择,一面是市场扩张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一面是日益增长的盈利需求。哈啰单车CEO杨磊曾经提到,一辆车每日的运维成本约在0.3元,折旧成本在0.6元。又有报道称,平均一辆共享单车的生产成本超千元。仅通过骑行费用收回成本,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抬高骑行的单价。要回到那个“半小时1元,5元钱月卡”的时代,显然不再可能。
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面对越来越贵的共享单车,倒也不必过分悲观。尽管共享单车有许多优点,但也不是“非它不可”。在出行时,多数消费者仍有替代选择。
一次次价格调整中,服务商的利益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碰撞。市场调节对每种经济形态是相对公平的,质优价廉的产品自然获得消费者青睐,需求涌入生产规模扩张。若一味涨价而不从内部找原因,消费者也会将其抛弃。
“共享”一词,对于许多人而言,象征着一种美好的状态、一种追求。所以当共享经济这一概念萌芽之时,许多人发自内心地支持它,期待它能开花结果,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在人与人之间搭建信任的桥梁。但我们也能理解,共享经济终究只是一种经济模式,逃不出市场规律和成本核算的“地心引力”。
涨价本身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普通消费者所担忧的是,在共享单车服务商占领市场后,会借助自己的垄断地位,把涨价作为常态化扩大利益的手段,这对于3亿多共享单车用户而言,是断然不可接受的。
当服务商纷纷涨价,我们迫切希望的是,共享单车会逐渐找到正确的市场定位,更好更精准地服务于用户的需求,并把不应属于它的资源与空间重新吐出,实现适度发展。让“共享”不只是概念,而是真正物有所值。
素材来源:综合国家网信办公开数据,红星新闻,网经社,艾媒咨询等
【文字】话题研究员 张宇驰
【策划】张西陆 魏伯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