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高考日,备受关注的202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
对于这一作文题目,中国围棋领军人物柯洁作出解析:“本手”字面意思为本分的一手,常常形容在棋局当下选择中庸的一手,介于不坏和好之间,但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
“俗手”意为庸俗的一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贬义,但在某些情况下俗手的交换反而有可能成为当下最好的选择。
“妙手”意为卓越的一手,可遇不可求,其本身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唯一性,在大多数对局中往往并不常见,很多人在对局中经常会过分拘泥于局部,下出“假妙手”而出现忽略全局的思维错误。想下出真正的“妙手”,必须在平日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训练才可能成为真正卓越的“妙手”
看完今年的作文题,你会如何理解“本手”“俗手”“妙手”的多重含义和指向?心里是否已经有了作文的大致方向?
南方+记者邀请中文系教授、青年作家、出版界专家展开解析。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段吉方:
题目论证要求较高,具有思辨性
段吉方指出,今年的题目逻辑清晰,论证要求较高,具有思辨性。考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展开想象,紧密结合材料要求,表达对本手、妙手、俗手三者逻辑关系的思考,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努力夯实基础、追求卓越、避免俗手。可以结合个人、社会发展实际,表达人生理想愿望,在基础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理解中,表达对卓越人生的追求。
该试题的命题关注青少年成长,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文材料新颖,思想内涵深刻,启示意义丰富,能够从生活实际、人生感悟、理想信念、家国天下等多维度考核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杨克:
不同考生均能以人生实践展开论述
杨克解析,从材料中可读出三层意思:一是按照基本规则走棋、行事;或是出其不意,剑走偏锋,却十分精妙,成为个中高人;再就是好高骛远,没掌握基本功,也就是俗话说的,还不会走就想飞,栽了跟头。
以此生发开来,写书法、练体育、学画画、种庄稼,不同考生均能以自己的人生实践和种种所见所闻为例进行论述。
哪怕是以写作文本身为例,也可以说,先熟悉文章的常态作法,才能寻找独特角度,妙笔生花。假如行文的基本结构和文从字顺都没有做到,就胡思乱想,尽兴涂抹,难免流俗。因此,考生以生活中的实例展开阐述,都能找到某个角度完成此作文,无论现场发挥得如何,相信不容易写得跑题。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贺仲明:
妙手需要打上“引号”
贺仲明评价,“本手”“妙手”“俗手”三者的关系比较复杂、微妙,对于社会阅历有限的高中生来说,今年的题目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怎么准确把这三种术语和自己的生活相结合、对应。
妙手,需要打上“引号”,有“真的妙手”和“所谓妙手”——妙手固然有其值得称道的地方,但我们也不能过度依赖妙手,否则容易落入“俗手”;反之亦然,有些情况,看似俗手,实则妙手。因此,审题的关键和重点应该在于“基础”,即所谓“本手”,但同时也要注意,一味地坚持“本手”,也可能沦为平庸。
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高中生的思辨能力、平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副社长、广州作协副主席陈崇正:
佐证材料观点的“实例”非常重要
陈崇正认为,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的基本技能,今年作文题从围棋的术语入手,这样的切入点较之往年更为文艺。审题首先必须明白,这是一道材料题,需要认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词:本手和妙手,基础和创造。妙手是在本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如果不注重夯实基础,好高骛远,则可能下出俗手。
因为材料中的辩证观点非常明确,留给观点创新的想象空间并不大,考生应该着重沿着“材料观点—实例—我的观点”的总体思维进行破题。其中佐证材料观点的“实例”变得非常重要。对于论证实例的组织,可以有以下3种思路:
1.从个人成长角度切入,引申到技能学习,比如考生自己熟悉的某一项体育训练,“唯手熟尔”,进而推出对基础训练重要性的重申。
2.从家国情怀出发,从家庭到国家,从家教传统到国家基础工程的发展,从芯片到航天,一飞冲天的背后是基础科学点滴进步和踏实积累。
3.抓住关键词“创造”,从历史中寻找素材,令人惊艳的所有妙手都是有充足的训练,比如体现中医经验累积的神农尝百草,比如王羲之书法训练的艰苦卓绝。这个角度主要是强调意志力的重要性,启用阅读中获得的间接经验。
最后,需要反复明确“我的观点”也就是文章的立意,一定要和材料中的观点呼应,可以是材料观点的延展和丰富,也可以是对材料观点个人心得式的体悟和提炼。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诗人:
“妙手”还从“本手”来
今年的作文题,总体还是好写的。即便不懂围棋,看到材料里的解释,基本能把握到出题者的意思。但也因为过于清晰高考作文解析来了,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考生在观点上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个框架内,最考验考生的,还是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储备。
把语言写流畅、把观点讲清楚、把知识用妥帖,扎实、认真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是写作上的“本手”,也是中学时代的学生应当踏踏实实追求的第一步。但若要把文章写得精彩,还是得有“妙手”,而这个创造性的“妙手”从哪里来?说到底还是来自知识积累、生活阅历,这些也是“本手”。
为了应付考试、获得高分,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走捷径”的想法,靠一些华而不实的内容去填充、装饰,反而变成“俗手”了。这次的题目也是如此,最难的还是在于考生能否不套路、不空洞,以本心为上,再以妙笔生出“不俗的花”。
青年作家林培源:
看似神妙的背后是苦心孤诣的训练
林培源分析,“本手”“妙手”“俗手”作为围棋的三个术语,分别对应“基础”“创造/提高”和“适得其反”。想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就需要辩证的眼光——何为基础?如何创造?怎样提高?怎样避免适得其反?
运用扩散性的思维,可将其联想至“庖丁解牛”、“无他,唯手熟尔”的卖油翁、“百步穿杨”等故事,看似神妙的背后是苦心孤诣、几十年如一日的训练;亦可从历史、哲学或科学等领域的素材切入,将所要表达的主题抽绎出来:夯实基础才有妙招高考作文解析来了,否则,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任何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记者】黄楚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