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到几月份结束 2022梅雨季节起止时间表一览
一般6月开始,到7月结束,具体不同地区梅雨季时间参考如下:
江南区6月上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
长江中游区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长江下游区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江淮区6月下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
怎么判断入梅出梅?
入梅: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30℃,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
所以梅雨季节出入梅也要看天气情况,而没有具体的时间设定。
梅雨期天气特征:
阴雨持续连绵、高温高湿。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梅雨的各大类型:
正常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早梅雨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二个月。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迟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特长梅雨
1954年中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就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八月初才“出梅”。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了。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五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进入“小暑”、“大暑”以后,长江中下游本来应该是晴朗炎热的“伏天”了,却一直是阴云密布难见太阳,瓢泼的大雨不时倾泄到地面上来,不少地区洪水滚滚、“寒气”袭人。这一年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7月三个月的雨量,一般都达到800-1000毫米,接近该地区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区,雨量多达1500-2000毫米,相当于同一地区一年半的雨量,导致洪水泛滥成灾。象1954年这样,阴雨时间达到二个多月之久,造成长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这种罕见的大水、常常是与异常梅雨联系在一起的。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别长的梅雨所造成的。
“短梅”和“空梅”
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一二次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东北霉雨季季是几月份,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出现了“黄梅时节燥松松”的天气。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接着就转入了盛夏。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短梅”和“空梅”的出现机会,平均为十年中1-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发生,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
倒黄梅
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像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小暑一声雷,黄梅倒转来”,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它的意思是说,在梅雨过去以后,如果“小暑”出现打雷,则梅雨又会倒转过来。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但是在“倒黄梅”期间,由于多雷雨阵雨,雨量往往相当集中,这是需要注意的。由于“倒黄梅”属于梅雨的一种,它在结束之后,通常都转为晴热的天气。
95后比85后每天少吃3g盐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提倡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中国、意大利、英国等11个国家推荐盐每日摄入不超过6g。随着“少盐”观念的普及和增强,越来越多的家庭抛弃“重口味”,进入少油、少盐、少糖、少肉、多纤维“四少一多生活”模式。数据显示我国家庭买盐量连续三年增幅减少,95后家庭平均比85后每天少吃3克盐。此外,三成95后用薄盐生抽代替食用盐,有意识地减少盐的摄入量。
吃盐过多会有哪些危害?
吃盐过多,除可以使脸色黑黄外,也有可能引起脸颊长出雀斑。若同时摄取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过多,则会影响肝脏正常代谢而使雀斑更显眼。要想皮肤好,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多喝水,帮助皮肤排毒,同时要把天天的食盐摄取量控制在6克以下。
吃太咸不仅会造成营养代谢性脱发,还会让头发变得枯黄。从中医理论上讲,肾气盛则头发乌黑有光泽,肾气虚则头发干涩而枯黄。
近些年来,国外不少研究也表明,饮食过咸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进一步造成排钠障碍,从而使血压升高、蛋白代谢紊乱,影响头发中蛋白的形成,使头发的颜色变淡,甚至枯萎。
肿肿的脸蛋可没有美感,之所以会有浮肿可能有不少原因,但吃太咸也可能是其中之一。摄入过量的盐会令水分代谢出现紊乱,水分滞留在体内,会出现浮肿现象。少吃盐、多吃利水的食物才能有所改善。
吃盐过多的人容易造成皮肤粗糙发黑,经阳光暴晒后更是明显,同时皱纹增多。吃盐过多,体内钠离子增加,就会引起面部细胞失水,从而造成皮肤老化,时间长了就可使皱纹增多。
2022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 今年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开始
一般最早6月上旬入梅,最晚7月下旬出梅。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在中国则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天气?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
梅雨季一定会出现持续性阴雨吗?
不一定。
梅雨锋暴雨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各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干旱天气。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如何应对梅雨季?
1、适时关窗(适用空间:客厅、卧室)
天气过于潮湿时,家中窗户不宜多开,特别是朝南和东南的窗户,别给窗外湿气任何潜入的机会。防潮的最重要时段是每天早晨和晚上,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较午间更高,若不及时关上门窗,水汽将渗透至家中的每个角落。
2、偶用空调(适用空间:客厅、卧室)
室内防潮最方便的办法就是不时使用除湿机或开启空调机,避免室内空气太潮湿,防治家居特别是木制品、木地板受潮。
3、石灰吸潮(适用空间:厨房、卧室)
石灰是简单易得的吸潮剂,1公斤生石灰能吸附空气中大约0。3公斤水分。把石灰装在木箱里,天不潮时,盖上盖;天潮湿时,打开盖,同时不要开大窗,就能使室内空气保持干爽。
4、报纸防霉(适用空间:卧室)
天气潮湿,衣橱里的衣物会发霉怎么办?长期打开衣橱的门,可通风防霉,但这样灰尘也多。而在衣橱底部铺上报纸,甚至在橱门内侧贴上报纸,能吸收湿气,达到防霉效果;另外,报纸上的油墨味道还能驱虫。
5、巧用干燥剂
现在,市面有不少专用于防潮除湿的干燥剂,合理放置可以收到预防潮气的效果。常见的有吸湿盒和除湿包两种。一般吸湿盒具有各种香味东北霉雨季季是几月份,适合放在沙发下、墙角处、卧室床下和橱柜下面。而以吸水树脂和木炭为制作原料的除湿包,则适合放置于衣柜、鞋柜等密闭空间,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将吸湿盒里的物质取出,购买散装干燥剂装入盒中再次使用。
6、其他防潮工具
防霉防虫剂:梅雨天往往虫也多,在选择防虫剂时可选择既能防虫又能防霉,具有干燥作用的防虫剂最好;保鲜袋:家里一些怕受潮的中药材或者一些食物可以用保鲜袋封存,这样可以防潮。如果已经受潮可以用微波炉烘干后再封存;干衣机:对于经济比较宽裕的人说,有一台干衣机,梅雨季节就不用怕衣服晒不干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