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气候图片 优秀的老师教你如何写教学反思?(通用7篇)

    1年前 | admin | 151次围观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通用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通用7篇)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1

    教后记本节课主要的思路:首先由天气与气候的关系引入气候,再从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国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与成因的分析,最后由气温与降水的综合特征总结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一、复杂多样;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多特殊天气;

    四、多旱涝灾害。

    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上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读图,识图。善于对地图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课堂效果看,我感觉导入顺畅自然,重点难点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整节课结构紧密,知识传授严谨,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与引导上做了适当的设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学习气氛好。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知道,原来知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课堂上,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一些活动课题学生参与的不够充分,活动气氛需要加强。学生发表意见时,学生的个体作用发挥的不够好,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有些问题应该放手让学生研究,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读图、识图、分析与运用地图的能力及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内容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差,理论性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学好这一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但我校学生合作意识差,惰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地理作为非中考学科,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堂上参与意识较弱。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真研读了地理课程标准及解读,认真把握教材,结合区里一题统领的原则,认真设计问题,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好地完了本节教学。具体反思如下:

    首先,成功点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利用效率高: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地图,比如世界气温分布图、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直方图及多种景观图片等等,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各种气候类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空洞的,利用图片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图片上植被的特点,学生能感受到该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情况,加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大家熟悉的当天的天气预报回忆天气特点及描述方式,然后利用对比方法引出气候这一概念。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及组成要素,就是利用学生对家乡哈尔滨市的气候描述突破的。

    3、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分布;通过分析气候直方图,学会描述气候特点的方法,突出重点。通过对比地中海气候特点和家乡气候特点,了解哈尔滨气候特点优势,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4、课堂提问科学合理:

    (1)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经过认真备课,本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的思想,精心设计问题。比如复习旧知(世界的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时,为了降低难度,我将问题设计成填空的形式;为了让学生回忆气候的描述方式及特点,我设计问题:你能描述哈尔滨的气候特点吗?从而引出不同气候的描述方式,总结出气候的特点,这样的衔接处设计的问题非常得体;而本节课的重点是气候的类型及分布,因此在读图活动时为了提高效率,先让学生观察图,试着针对图提出问题让组内成员回答,然后我出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既给学生自主权,又逐步突破了障碍,突出了重点。而对家乡的气候优势分析时,我提出问题:根据气候直方图,判断家乡气候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你喜欢这种气候吗?你知道这种气候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吗?这一系列问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利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点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分析气候优势,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认为这是在关键处设计的问题。

    (2)提问的方式较为灵活:比如课前预设好的教师提问,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学生自问、互问,学生回答不完整时的追问,分析完问题后的学生针对不明白的地方的提问等等,总之,我尽量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学习。

    (3)注意了科学的等待时间:在近期的“有效提问”理论学习过程中,我懂得了提问要给学生时间,不是教师提问后学生马上举手,代表学生表现好,能力强,效果佳。因此,提问后我都尽量停留几秒钟时间中国气候图片,稍难的问题就多等一会,只有学生认真思考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的不够完整或表达不清时,给予学生“第二等待时”,耐心的听完,耐心地加以引导,而不把学生思维的火花随意地泯灭。

    5、学生读图时深入指导: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还不太适应,尤其是地图的使用,因此在小组读图时,我进过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耐心指导,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后面的学习中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6、注重激励性评价,学生积极性高: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对于不太肯定的答案常常犹犹豫豫地举手,因此我会说“勇敢些,抓住表达的机会!”对于平时学习不积极,本节课表现好的学生我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本节课你表现非常好,老师希望你保持着这种学习热情,以后的学习会收获很大的!”判断天气还是气候的语句时,我提问了坐在最后不打算回答问题的一名同学,我观察他不打算参与课堂学习,提问时我用体态语言和语气进行提示,结果他回答正确了,“好极了,你的答案是正确的!”激发了他学习的信心和热情,结果在课堂上表现的非常积极。

    不足之处表现在:

    1、备学生不够细致。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读图方法掌握的很好,因此在分析气候类型分布时,指导的少一些,结果在寻找亚欧大陆西部、中部、东部的气候类型时有些乱,分不清大陆西部、大陆东部。

    2、时间安排有些前松后紧。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在学生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时花费时间稍多,稍有些啰嗦,比如学生读图时就应该提醒填表格,结果有些窝工,导致后面利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点这部分教学时间有些紧。本应由学生分析气候特点的,结果集体回答,不能对个别学生进行检测。尤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阅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

    3、总结性的内容仍需给学生机会。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出现预期的答案就赶紧总结出结果,比如,气候的特征、世界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特点“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等等,学习的主动权没有完全还给学生,对本节教学留下了遗憾。

    4、反馈练习涵盖的知识面不全。本节学生除了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还要会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而在设计练习时忽略了运用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没法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以后再上这节课时,我会摒弃自己的不足,发扬优点,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已,我要不断的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老师。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3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因为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对这部分的讲解我们要放慢速度,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我们备课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让学生回忆地球的形状,让学生讨论它会对气候造成什么影响?用动画演示地球的运动过程,让学生由对地球产生的想象到实物,加深理解。地球运动是难点,特别是地球公转,强调四至点——春分日、秋分日、冬至日、夏至日。演示之后让学生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了什么现象?方向是怎样?周期多少?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老师再讲解五带的划分,

    争取让学生把这部分内容理解透。一切准备好了,就等待上课。

    上课时,突遇停电,一切设计又没有了作用。只有临时改变方案,于是想到了用地球仪会更直观,于是拿出地球仪和手电筒准备上课了。当我拿着地球仪和手电筒进入教室,同学们很兴奋,这让我很高兴,新的课程开始了,我拿出“太阳”——手电筒,让学生看太阳照射地球时的情况,学生说出一半看见一半看不见,于是。我解释这就是白天和黑夜,同学们又兴奋了,我用手拨动地球,让学生观察现象,同学们说出了昼夜交替,我很高兴,看来同学们理解了。地球公转让学生说出围绕什么转——太阳,演示开始了,一个学生当太阳,一个学生当地球,把地球这位学生的腰带看成赤道,胸部画一条北回归线,腿部画一条南回归线,演示开始了,地球围绕太阳转,学生又兴奋了,让学生找规律,总结。这节课效果不错,同学们的理解很好,目的达到了,心里很轻松。

    同学们参与的课堂是高效的,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得到的收获是不错的。这节课的不足是参与人数有限,如果参与量大些,一定有更好的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活动,多参与,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4

    中国的气候这节课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但是,这节课又是本章的重点。因此,我们安排四个课时来讲完。第一课时讲气温,第二课时讲降水,第三课时讲季风气候显著,第四课时讲特殊天气。

    气温这节课因为穿插内容太多、学生活动太大,作物熟制没讲完。这节课虽然没讲完,但是,让学生给学生讲“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这个问题,效果很好,同学们的理解很快。这节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教学任务没完成。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精讲,突出学生的“思”。所以讲降水时,就吸取前节课的教训中国气候图片,注重精讲,突出学生的“做”、“思”、“讲”。因此,这节课还是有效果的。不足就是学生对高山地区的垂直变化理解不深。季风气候这节课难理解,为了好理解,让学生说出夏天为什么在水里比较凉爽?引出陆地与海洋的热力性质不同。有冬天开窗脸上有何感觉?引出气温与气压。由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到季风学生应该好理解。让学生讲季风形成的原因。学生理解的很好。特殊天气,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沙尘暴等等天气的形成、特点、采取的措施。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这节简单些。从这四节,中国气候的教学让我有了许多反思。

    学生能说的,老师决不多说;学生能探究出来的问题,老师给他们空间。如果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主体,并在组织和安排教学的时候,把这种观念体现出来,那么,就会远离“一言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提供让学生参与的机会,应该使他们的学习变成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质疑—动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让我更加明白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是“看客”,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让他们动口——讨论,让他们动手——操作。学生们一定会有兴趣,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我主要依据新课标下的教学理念,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从生活入手,了解生活当中哪些现象是属于天气的,从而了解天气的概念,并体会天气的特点。通过四季的变化,了解气候的特点。为了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差异性,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填表,让学生通过学习区别天气和气候,并在习题当中让学生加以巩固。在天气预报环节,首先让学生说出我们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途径,再从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天气预报展开,特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播放录制好的学生所熟悉的央视预报节目,利用其中的卫星云图、城市预报图进行教学,通过模拟招聘会,让学生学会天气预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现实生活当中的污染环境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我们目前所生活的环境日益恶化,通过空气日报,让学生明白空气质量是与污染指数有关,从而提高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最后让学生完成导学案及提高训练题,最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主体设计以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间的对比活动为主体,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目标切实的落实于每一步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地理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本节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理清课堂目标,顺着教材顺序这一主线,完成任务;天气预报员招聘会的环节,让学生在把知识融合的同时,也在生与生之间产生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本节课的辅助手段教学也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目标。在课堂中,我使用了课件,通过大量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了解天气的途径、环境污染、空气质量日报等内容,同时使用动态的动画,让学生理解天气预报。为了巩固学生知识,我设计了导学案及课堂检测,第一时间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序、学习态度及自我表现评价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我觉得自己在语言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我经常用鼓励性话适时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活动中,气候这一环节介绍的相对简单,学生没有完全听明白,只知道了概念及特点,没有描述性语言加以巩固,以致于在写第一题时,不敢肯定自己的答案。如果在本环节再加上一个小的谜语、谚语活动,可能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其次,在讲解卫星云图时,只是说明云区越白,降水可能性越大。没有引导学生去进一步的思想,在有的地区没有云区覆盖,可能产生的天气是什么样的。注意了方方面面,不免有时间仓促,活动不充分之感。还是受应试思路的影响,总想求大求全,不敢放开让学生去展示。

    总之,通过这次晒课活动,本人要把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同时学习别人的特点,把好的方法应用到自己平时的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6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一、学习身边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天气和气候,如果按传统的授课方式,讲起来会有些难度,因为气候、卫星云图等专业术语很抽象,而本节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出发,从同学们的观察、回忆入手,了解天气和气候,教案中列举了既浅显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说明掌握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

    二、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地位,请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现,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和个性张扬的空间,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篇7

    今年10月份,我承担了一节校内的公开课,根据课程安排,我选定的课题是湘教版初二地理“中国的气候特点之二: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在初中地理中是难度较大的一节课,其内容跨度达到3-4个课时,要求掌握的内容囊括了中国气温及降水分布特点、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划分、特点及其对农业影响、中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显著的季风气候,并要求能阅读和分析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图和干湿地区图等众多图表,内容繁杂且抽象,要掌握这些知识,似乎非要把原理分析个透彻才能讲得清清楚楚。于是一不小心,不少教师就把本课上成了一节高中地理课(重视理论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

    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是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水平较低,仍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时期,所以我认为在处理本节教材时,还是应与具体形象的事物和生活体验相结合,特别在目前城市学生普遍缺乏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关注的情况下,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目标。

    所以本课的设计,我突出的是从日常生活体验出发,运用问题式教学,依托构建主义理论,把繁难的内容转变为可体验、可发现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学生运用发现所得去解决问题,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本课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小组讨论热烈参与度高,学生在学习中很好的展现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本课的优点如下:

    一、重新整合教材,设计问题有层次。

    为了实现提高教材内容的易接受度,所以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处理,化繁为简,把问题设置为“风”和“降水”两个部分,突出了季风气候的两大特点,力求深入浅出把主干知识揭示出来,并且在风和降水两部分内容间还特意设置了关联性问题,引起过渡,使两部分内容能够很好的融合起来。

    此外,在设置问题时,我还注意使问题间有逐层递进的关系,并在最后设计了“今年夏天发生的干旱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问题式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问题的设置,特别要求注意适当设置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一般没有特别固定的答案,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高级思维能了。另外问题间按照“观察现象-发现相互关系-推理应用”的关系设计,体现问题间逐层递进的关系,这种设计融合了支架式教学未来教育的理念,能够使学生从自己目前的知识经验出发,把理解逐步引至深入。

    二、设置的问题注重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怎样的知识学生才有兴趣?这个问题在一次上课中我有深刻的体会。那是中国气候的引入内容,课上我提问一个女生“你打算如何象他人描述海口的气候?”,该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并且来了一句“不知道有什么关系?又没有用!”,这个问题引起我的重视,于是在课堂上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与学生寻找一年里日常生活小事与本地气候的关系,比如“什么时候墙壁会流眼泪?什么时候才能把棉被收起来?海口大概什么时候天气真正转冷?今年的天气表现正常么?”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参与度高,积极思考,学习效果非常好。

    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深深感到越是抽象难懂的内容,越要生活化、实用化,课上问题来如果自生活,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去进行学习和探讨,然后才能积极的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本课我设置了观察海口冷热不同时期风从哪边窗户吹进来,以及海口降水变化的问题,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

    三、实行合作学习,注意学生学情跟踪,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本课采取“师徒结对”、学科小先生一拖N ”、“三学两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程上来。另外,为了辅助学生学习,给予学习支架,特别给每个同学印制了学案。有了这份表,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就开始主动根据表上问题预习课本相关内容,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如课前有学生问“如何辨别现在上课所在教室的方向”,以及“关于风”部分的小表的填写说明等。

    在课中,每提出问题后,都注意在每个小组间走动,及时了解各小组的问题讨论及答题情况。对回答的好,有自主意见的回答,及时热烈的给予表扬,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对个别较薄弱组给予适当引导,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比如碰到有一个小组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答得不到位,我提示“答案有些笼统,希望能更有针对性些,要特别针对这个问题来回答”,这样既提出要求,又不打击学生,这是我比较注意的地方。思考最后的开放性问题时,考虑到初中学生现阶段思维的局限性,我提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形成大片沙漠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启发其对知识进行迁移。

    四、重视地理素养的形成,课堂及时纠正指导

    每个学科都有其独有的语言特点,或是专业术语,掌握这些,能更好理解并促进本科目学业的提高,特别在回答问题或考试答题时更是如此。因此,我会特别注意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例如,在读3月份—6月份的中国降水量分布图时,学生对雨带范围的变化用了“向外扩张”的描述,我会及时询问学生“向往是指往哪个方向呢?”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表达“6月份中国降水分布范围向北方扩大”。在讲雨季的时候,会提醒学生超过100mm降水的月份可看做进入雨季等等。

    五、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整堂课学生表现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特别在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上,表现特别突出,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和课本内容,对我国今年夏天的干旱原因进行了大胆的推理,显示出很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之一,它能帮助教师更形象生动的把内容展示在大家面前,对重、难点的突破往往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本课中也应用了这一手段,特别是在学习雨带移动这一难点内容时,中国09年3-9月的降水量分布图的展示,就对这部分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七、本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问题设计:

    对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方面仍显不足,真正的好问题应该能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去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的,但本课没有很好的做到这点,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的问题设计上,特别是“季风气候对我国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由于课本有现成的答案,所以阻止了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深度思考,这是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能对这个问题进行另外的设计,应该能带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过度不太自然:

    三、时间分配:

    最后一个拓展性问题,应该是本课的点睛之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使得在这个问题上教师的引导不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其他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更好的训练,不能不说是件遗憾的事情。

    【《中国的气候》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国的气候》教学反思范文06-19

    地理《天气和气候》的教学反思01-12

    天气和气候的地理教学反思01-13

    天气和气候地理教学反思01-14

    《天气和气候》地理教学反思01-14

    天气和气候地理教学反思范文01-13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反思03-08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反思10-31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反思10-3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