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贵州多地旱情继续加重当地全力抗旱救灾

    1年前 | admin | 123次围观

    本报记者 吉蕾蕾

    进入7月份以来,湖南省泸溪县兴隆场镇连续20天无明显降雨。图为7月23日,该镇民兵应急分队来到烂泥田村抗旱救灾。

    本报记者 刘 麟 通讯员 李焱华 符永明摄

    7月29日,在贵州省玉屏县朱家场镇前光村,一位农民到一个接近干涸的水塘饮牛。近日,贵州多地旱情继续加重。当地群众和相关部门已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中。

    姚 磊摄

    (新华社发)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目前全国有1978万亩耕地受旱,其中作物受旱面积1649万亩,缺水缺墒面积329万亩,有200万人、67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饮水困难。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伏旱形势严峻。

    据中央气象台7月31日预计,8月1日,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西部、贵州东部、重庆、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东北部和南部、江南中北部、重庆东南部、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江苏南部、浙江中北部、湖南中北部、湖北东南部、重庆东南部和南疆盆地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据预测,未来半月南方高温还将持续,7月31日开始,南方部分地区再次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由于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重,高温热害及干旱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

    7月30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国家防总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南方伏旱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抗旱减灾工作,并宣布国家防总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全力组织做好当前抗旱工作。

    陈雷表示,当前南方地区旱情主要表现为持续高温与降雨偏少。据了解,湖南省7月以来大部地区持续35℃以上晴热高温,重庆6月份以来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二高。

    同时,旱区降雨持续偏少,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入汛以来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一至三成,其中贵州、湖南6月以来降雨较常年偏少四成,分别列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第2位和第7位。而湖南、贵州、湖北、重庆水利工程蓄水和江河来水均较常年偏少二至五成。

    目前,全国旱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东部,湖南、贵州、湖北、重庆等地旱情较重,短短十多天,受旱面积和人饮困难数量迅速上升。

    由于当前正值晚稻栽插和中稻分蘖孕穗关键时节,干旱容易造成中稻减产甚至绝收,直接影响晚稻泡田栽插。同时,因旱饮水困难人数和大牲畜数增加很快,部分地区群众饮水、取水也出现困难。

    针对迅速发展的旱情,国家防总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加密会商研判作出安排部署。

    一方面,派出多个抗旱工作组深入旱区指导地方抗旱工作,建设全国2144支县级抗旱服务队,积极为群众拉水送水,努力扩大浇灌面积。

    另一方面,组织指导旱区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及时安排下达抗旱经费,落实供水保障措施,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同时,主动向社会发布旱情信息,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目前,湖南省启动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贵州、浙江等省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各级政府投入大量抗旱资金,抗旱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据了解,国家防总已派出6个工作组,分赴湖南、贵州、湖北、重庆、江苏、浙江等省市,协助和指导地方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陈雷表示,要把保障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

    首先,要细化人饮解困方案,按照持续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情况考虑,采取打井取水、应急调水、拉水送水、对口帮扶等措施,确保旱区群众基本生活用水。

    其次,要科学调度水源工程,抓住主汛期的降雨时机,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拦蓄雨洪资源,努力增加库塘蓄水,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改善旱区土壤墒情,大力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耕作制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同时,加强雨情、水情、墒情和苗情的监测预报,加密会商分析,及时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抗旱指挥决策部署奠定坚实基础,为人饮解困和抗旱浇灌提供科学依据。各相关地方和部门要切实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准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统筹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努力把旱灾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目前,湖南、贵州等旱区正处于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双抢”关键期,农业生产需水量将进一步增大,农业旱情有可能加重发展,同时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旱情露头,后期有可能快速发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