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全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录取95万余人

    2年前 | admin | 262次围观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年来全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目前使用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已达27个,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和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已被取消,高考内容改革指向科学地“为国选才”,实现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5类高考加分项目

    已明确取消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截至目前取消5类高考加分项目,教育部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分五批指导29个省(区、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第四批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目前已达到27个。

    招生计划分配方面,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的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目前累计已有16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教育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并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

    “强基计划”三年前启动实施以来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目前由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

    教育部还大力推进高职分类招考,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各地一般在每年春季安排举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全国每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已超过300万,占高职招生总量的60%以上。

    高考内容由“解题”

    转向“解决问题”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海波在会上表示,“为国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十年来高考内容改革指向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高考命题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一是提升选才效度,考查关键能力。高考注重考查支撑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要求的能力,有效鉴别学生发展潜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让善于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

    二是注重学用结合,创设真实情境。高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情境,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把课本知识与“具体真实的世界”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突出思维品质,强调开放灵活。高考持续优化试卷结构,创设新的题型,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解题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增强试题开放性,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备考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高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原则上不超过4科

    十年来教育部持续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晓勇介绍,目前29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已建成省级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前者统一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后者普遍安排在高考之后,防止出现考试次数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年来全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目前使用高考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已达27个,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和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已被取消,高考内容改革指向科学地“为国选才”,实现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

    5类高考加分项目

    已明确取消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分五批指导29个省(区、市)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第四批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的新高考将于2025年落地。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目前已达到27个。

    招生计划分配方面,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的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2年的13.1万人,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目前累计已有168万余名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高考。

    教育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确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取消5类高考加分项目,并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

    “强基计划”三年前启动实施以来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目前由3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招生。

    教育部还大力推进高职分类招考,推动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相对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各地一般在每年春季安排举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全国每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考生已超过300万,占高职招生总量的60%以上。

    高考内容由“解题”

    转向“解决问题”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海波在会上表示,“为国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十年来高考内容改革指向科学服务选才,实现高考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高考命题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不断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一是提升选才效度,考查关键能力。高考注重考查支撑学生未来长远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要求的能力,有效鉴别学生发展潜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让善于独立思考、认知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

    二是注重学用结合,创设真实情境。高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情境,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把课本知识与“具体真实的世界”联系起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突出思维品质,强调开放灵活。高考持续优化试卷结构,创设新的题型,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解题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增强试题开放性,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备考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高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

    原则上不超过4科

    十年来教育部持续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晓勇介绍,目前29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已建成省级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依据。前者统一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4科;后者普遍安排在高考之后,防止出现考试次数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