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2年前 | admin | 240次围观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出席,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敬请关注本期发布会热点问答!

    病毒疫情防控应急预案_病毒变了防控就得变_诺如病毒防控措施

    面对病毒不断变异,我国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各项措施是否依然有效?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 董小平

    病毒的变异是自然现象,目前不存在因为不断出现病毒变异株而进行防控方案修改的证据或者压力。第九版防控方案对疫情防控中的各个环节,如公共卫生措施,包括宣传教育、疫苗接种、爱国卫生运动以及疫情监测、疫情处置、实验室检测、境外输入疫情的防控、重点环节防控等都做了详尽科学、操作性很强的要求。经过实践证明,主要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各种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

    在不出现新的大变异株,比如德尔塔、奥密克戎的情况下,不出现明显导致致病能力改变的情况,不出现现有疫苗保护效力明显下降的前提下,现行的第九版防控方案仍可以适用,并仍可以满足我国新冠疫情防控的需求。

    国内外新冠肺炎后遗症的最新研究情况如何?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新冠后遗症又称新冠长期症状。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0月公布的临床病例定义,新冠后遗症通常发生在感染新冠发病后的3个月内,可以是急性感染康复后出现某些新症状,或原先急性感染期某些症状持续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这些症状可以反复发生且无法由其他诊断来解释。

    根据全球研究结果,新冠后遗症覆盖范围较广的健康问题,包括:乏力或疲倦,思维障碍或不能集中精力,呼吸急促或困难,头痛、头晕、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热、嗅觉或味觉丧失等。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新冠后遗症常见于重症病例,但也可以发生在轻症病例。一般来说,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新冠后患后遗症的风险要远远低于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

    预防新冠后遗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因此,我国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仅是控制规模化疫情的重要策略手段,也是预防新冠的重要方法。

    怎样看待我国疫情防控的成本效益?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

    全球各国都会受到疫情的影响。疫情防控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尽可能避免和减轻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由于新冠疫情持续了近三年,这在人类疾病史上也是罕见的,持续时间这么长且病毒反复变异、传播速度加快等这些特点,疫情防控措施就会随之变化和调整,难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在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下病毒变了防控就得变,特别强调要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精准防控,目的是通过科学、依法、精准的防控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减少疫情防控措施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践证明我国的防控是科学有效的病毒变了防控就得变,从全球比较来看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无论在防控效果还是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效在全球是领先的,同时有效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衡量防控成效其实有不同的指标,如果从成本效益的视角来衡量防控成效,如何来算效益?如何考虑成本?又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比如说在算效益的时候,怎么算?应该用动态的视角来看效益,应该算整体的效益账,总体的成本账。

    考虑效益,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得与失,还要算健康账,特别是民生账、社会账,要用动态眼光来算账,算大的成本效益账。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在大流行疫情面前,保障更大范围、更长远、更大人群的利益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各国都在努力平衡这种成本和效益。在这种情况下,权衡是要基于各国的文化、防控的理念和条件。

    我国目前新冠疫苗接种的最新情况如何?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截至2022年10月12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3785.1万剂次,覆盖人数13亿343万人,其中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7171.1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45%、90.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亿783.2万人。60岁以上人群接种2亿3921.6万人,全程接种2亿2786.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60岁总人口的90.6%、86.3%,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7756.8万人。

    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和流感双重叠加的情况?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一是加强流感监测工作。充分发挥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作用,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报告。要求各地疾控部门继续加强流感活动强度、病毒基因和抗原性变异、新型流感病毒发现等监测工作,为指导精准防控提供科学证据。

    二是做好流感疫苗的供应和接种。动态监测流感疫苗供应和使用情况,指导各地通过合理设置接种点、组织集中接种等形式,推进医务人员、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

    三是强化科普宣传。会同宣传部门,继续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全方位的流感防控科学知识宣传,不断提高群众防护意识,主动接种流感疫苗,落实佩戴口罩、手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共同预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为了疫情早日结束、尽快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还要做哪些准备?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

    其实我们都期盼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能回归到像2019年以前那样正常的生活。现在总体来看,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还并没有达到胜利的彼岸,还要继续努力来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最终疫情彻底结束或者我们彻底战胜疫情,需要综合考虑这种病毒的变异、疾病的感染谱、严重度的变化,以及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能力,包括防控能力、救治能力,以及社会公共卫生的干预措施这几方面要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现在正处在这个窗口期,有几项工作是需要进一步做的。

    一是当前要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坚持我们的总策略、总方针非常重要,抓住这个“窗口期”,坚持才会胜利,坚持定能胜利,信心可能比黄金更重要。

    二是要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对老年人的疫苗接种。

    三是加强防控、救治能力的建设和相应准备。如防止医院资源被挤兑,如何在规模性疫情下能够快速管控和供给防护用具。

    四是发挥科技作用,在更有效的疫苗、在更有效、更可及、更简便使用的药物研发、生产、供应方面还要加大力度,现在在药物上已经看到了一些曙光。

    五是做好相应物资储备和保障,包括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也包括保证正常生产生活的物资储备。

    六是强调快速、精准,强调防止“一刀切”,防止“层层加码”的现象。

    如果这些综合起来做,坚定信心,一定能最终战胜疫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