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选择质量可靠的打印机,以免因为卡纸造成浪费。
9.使用荧光灯,它比白炽灯至少节电66%。
10.关闭电器电源。无论办公室还是家里,电脑、电视等电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比待机状态能节约电源。
11.旧物捐赠,将自己多余或无用的物品捐赠给福利组织。
12.节约用水,将马桶和水龙头的流量关小,尽量一水多用,比如洗菜水刷碗,洗衣水拖地。
13.多乘坐公车或步行上班,或驾驶低油耗型小车。
14.据统计,我国2012共销售手机1.4亿部。随着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充电器不通用造成大量充电器闲置和浪费。
增强意识
当我们还在对机票打折津津乐道时,缩小个人的“碳足迹”在2012已经成了英国的流行语。“碳足迹”,就是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即个人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飞机是最大的碳排放制造者,因此在英国,舆论提倡放弃不必要的飞行计划,利用火车代替短途飞行。
在德文中,我还没见到与“碳足迹”对应的用语。但是德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恐怕比英国过之而无不及。在德国,学生时常接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教育;德国媒体上,环境也是恒久不变的焦点话题;公共场合里,如果举止不环保往往引来比行为怪异更甚的侧目;公交车上,全球变暖也能成为陌生人相互搭讪的话题。于此甚之,据说如今在德国,举止是否环保已成为衡量人是否有教养的第一标准。
企业环保
首届低碳技术博览会
2013近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开幕,在此次以“节能减排-绿色生态”为主题的大会上,发展低碳生态经济,减少企业碳排量,将“碳足迹”作为企业参与环境保护,实现社会责任的新坐标成为1300多名海内外嘉宾讨论的重要议题。
碳足迹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指的是一种新开发的,用于测量机构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作为对抗气候变化的重要武器,企业和个人通过确定自己的“碳足迹”,了解“碳排量”,进而去控制和约束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以达到减少碳排量的目的。但问题在于,相对于个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组织结构复杂,机构庞大的企业如何寻求一条更系统、更有效的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低碳经济给出了答案。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这种经济模式不仅意味着企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同时也要求企业以身作则,引导员工和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行为,从而充分发掘行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碳足迹”作为最直观的环保新指标,是对企业理解和落实循环经济提出的更高实践标准碳足迹计算器,而低碳经济则是这种指标的具体落实。只有当企业和员工能同时自觉承担环境义务,进行自我约束和控制,才能真正实现其对消费者,对国家,以及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承诺。
在世界范围内,很多知名企业已将“低碳经济”和“碳足迹”作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CRS),实现企业新飞跃的发展方向。虽然在中国这些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不少企业早已有与之相符合的思路和理念。快速电梯“绿色公司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此,快速电梯总裁朱康正阐释说,“绿色公司人”是快速公司承担环保责任的综合体现,有两层含义。对外指的是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节能、环保”的产品和高效便捷的后期维护;对内则旨在企业内部打造绿色生产环境,使“人人有环保观念,人人参与环保”。通过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打造绿色环境。
承担环保责任
随着企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作为现代社会大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部件,企业掌握了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和能源,所以企业有义务和责任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到社会效益的平衡,通过各种途径去履行环境义务。“碳减排”是其中一步,而绝不是仅有的一步。
对于这点,快速电梯公司总裁朱康正是这样阐述的: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它需要从公司内部员工到客户消费终端,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生产,从原材料采购到供应商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贯彻这一主题。快速电梯公司基于自己“节能、环保”的理念和对其他公司经验的借鉴,制定全面的环保策略——从产品节能、安全高效和相关行业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将企业的发展与公众利益结合在一起,为更好实践“企业社会人”的目标而努力。
绿色环保首先体现在节能产品的研发上,快速电梯在其生产的住宅电梯中搭载了永磁同步无齿轮驱动和能源再生技术,可节省50%左右的能耗,并杜绝油污对机房和井道环境的污染。而在SupEX系列乘客电梯中采用的小机房、无机房配置方案,有效节省了机房空间,有效降低了业主公摊面积,进而也大大降低了电梯运转中能源的消耗。
安全高效是快速电梯履行环境责任的又一体现,既在保证产品安全运转的同时,从效率角度节省能源。除了坚持每人、每天、每个工地与使用现场的“All Safe”理念外,企业还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电梯运维安全教育来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为此,企业多次举行各种社会宣传和公益活动,比如“安全乘梯”教育、电梯运维安全培训等,以带动了更多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安全高效的环保理念中来。
此外,通过分享环保理念,加强相关行业的环保标准,是快速电梯对企业环保理念的又一创新。在快速电梯看来,行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供应商所在的各个行业都是快速电梯不可缺少的伙伴,快速电梯愿意和供应商分享自己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环保经验,并在不断的分享和合作中,得到彼此的认同。快速供应商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程序,我们将环保理念和高效的工作方法及管控流程推及至所有的关键供应商,协助他们进行产品及服务持续的改进,确保企业本身和行业的盈利的同时,实现企业环保责任。”
碳足迹和低碳经济等一系列环保新理念的提出,既是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的一个证明,同时也体现着人类为解决环境问题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对于国家提出的各种环保政策和策略,每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企业应该谨慎思考并为之付出行动。”快速电梯总裁朱康正说道,“只有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关节能环保的‘小事’,才能将保护地球生态的‘大事’坚持到底,将无止尽的生命延续。”
气候变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一个人的碳足迹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由此可见,碳足迹涉及许多因素。不过,计算碳足迹并不难,许多网站提供了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输入相关情况,就可以计算你某种活动的碳足迹,也可以计算你全年的碳足迹总量。碳足迹越大碳足迹计算器,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
碳足迹的提出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比如,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等于你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一棵树来抵消;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大约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三棵树来抵消。
减量运动
气候变迁政府专家委员会(IPCC)指出,全球平均温度持续升高,气候变迁迹象日趋显著,若无法遏止,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为减缓气候变迁及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要求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已是全球趋势,一个对碳排放限制的时代已经来临。
而建构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社会,除了寄望于技术创新及制度改革外,根本解决之道莫过于民众[减量意识]的觉醒─人类必须从无止境使用地球资源、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回归至[关怀环境、简朴生活]的新生活态度,进而带领产业走向更经济有效,且环境和谐的设计发展。
在全球各地风起云涌之各类型二氧化碳减量运动,包括了:
1.欧盟(You Control Climate Change)、
2.加拿大一吨碳挑战(One-Tonne challenge)、
3.日本地球温暖化防止国民运动(Eco-Family)、
4.英国无碳城市(Zero Carbon City)、
5.美国能源之星方案(ENERGY STAR/eeBuildings)等
这些活动均以多元化之活动设计,广纳政府机关、企业体、民间组织等各阶层热烈参与,吸引民众从自身生活小作为,进而带动社会型态的改变。
产品碳标签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对的重要挑战。随着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低碳概念”的推广,企业作为节能减排政策的具体实施主体,对其产品或服务进行碳足迹评价将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选择了自愿在产品中标注“碳足迹”或"碳标签",长此以往,碳标识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绿色贸易壁垒,但同时也为那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采用绿色经营的企业在提升企业知名度、寻求商机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01
什么是碳标签?
碳标签(CarbonLabelling)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es,GHG)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碳标签是对碳足迹的量化标签。
产品碳标签的意义在于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
03
评价依据
ISO14067-产品碳足迹评价(Carbonfootprint of products –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qua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并于2013年发布。
PAS2050—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Specification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goods and services),英国标准协会(BSI)制定并于2008年发布。
04
申请流程
05
发达国家碳标签
国家标签年份制定机构组织单位英国
2006Carbon Trust英国政府美国
2007Carbon Label California,Carbonfund,The Climate Conservancy非政府组织日本
2008METI政府组织德国
2008WWF, IAE, PIK非政府组织韩国
2008韩国环境部门半官方性质
案例
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被认为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的汽车行业而言,可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宝马集团此前已经提出 2030 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合资企业的华晨宝马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6 月 7 日,华晨宝马发布《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2020 可持续发展报告》(下称《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也是华晨宝马自 2014 年以来发布的第八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2020 年,华晨宝马再次位列 " 汽车企业绿色发展指数 " 第一,并连续第四年获得 " 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 " 荣誉。沈阳生产基地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维持在 100%;在 2020 年产量同比增长 12.3% 的基础上,华晨宝马实现了单台生产 CO2 排放量同比减少 7.5%、比 2016 年减少 84%。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博士对《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了解析。
下一个目标是实现碳中和
华晨宝马对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已开始多年。2014 年,华晨宝马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遵守其各项原则,并致力于持续推进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这一年开始,华晨宝马持续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信息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魏岚德博士表示:" 未来的个人出行方式正迅速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转变。作为这一趋势的引领者之一,我们深感骄傲 " 。
宝马集团日前提出 2030 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到 2021 年底全球生产将实现碳中和,这是整个宝马集团在全球总部层面要实现的目标。
在此战略指导下,华晨宝马在 2020 年明确了三个可持续发展方向,即气候变化行动,负责任、循环和有韧性的价值链,以及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对于华晨宝马未来如何助力集团目标实现问题,魏岚德博士称,自 2019 年底以来,华晨宝马的沈阳生产基地已经实现了 100% 可再生能源供电生产。作为宝马集团气候承诺的一部分,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实现生产碳中和。
联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倡可持续发展
目前,汽车产业被视为减碳的重点领域,对辐射广泛的汽车产业链而言,行业减碳目标的实现更多了几分复杂性。
数据显示,2020 年底,华晨宝马在华合作供应商数量达到 400 家,如何协调上游供应链,实现绿色低碳制造成为挑战之一。
华晨宝马业务发展及可持续发展部门总监 Carsten Mueller-Deiters 表示,华晨宝马有专职团队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在实际运营和技术层面,我们并不只是给供应商设定可持续发展目标,让他们自己去实现,而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团队会跟每一家供应商详细沟通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并且从技术角度探讨哪些解决方案能够帮助我们共同实现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外,华晨宝马在 2020 年发起 " 供应链气候变化行动倡议 ",与供应商伙伴共同降低供应链碳足迹。华晨宝马还积极带动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制定了《供应商社会责任行为守则》,致力于提升价值链的责任。基于供应链可持续管理方面的卓越表现,华晨宝马被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授予 "2020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最佳实践 " 奖。
除了上游供应链,下游销售产业链在减碳方面也有操作空间。2020 年,华晨宝马通过将出厂车从公路运输系统性地转变为铁路运输,出厂物流运输二氧化碳单车排放量相较 2014 年降低 51.3%。
技术创新驱动低碳转型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驱动。在 5G、AI 等技术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华晨宝马也在追求用先进技术赋能可持续发展。
华晨宝马沈阳工厂是全国首家覆盖 5G 信号的工厂,也是宝马集团和全球首个实现 5G 智能互联的汽车研发生产基地。技术创新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更好的实现了资源利用,推动着华晨宝马的电动化转型。
通过积极推进多项举措,华晨宝马在原材料循环利用、高压动力电池回收、零配件再制造以及绿色包装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2020 年,华晨宝马与钢铁制造商紧密协作,创建了首个再生钢闭环生产系统,持续推动原材料的循环使用。华晨宝马去年实现共计 45,000 吨钢材的回收与闭环生产。
与 2019 年相比,华晨宝马 2020 年单台生产能源消耗量同比降低 7.4%,单台生产水资源消耗量同比降低 17.9%,单台生产废弃物处置量同比降低近 60%。
可持续发展不是经济账
促进企业减碳必然意味着技术投入成本的增加,面对如何做好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问题,魏岚德博士表示:" 华晨宝马坚持可持续发展,纯粹是由信念和价值观在驱动,而不是经济账。"
爱因斯坦曾说过:" 不是所有有价值的懂的东西都可以被计算,也不是所有可以计算的东西都有价值。" 魏岚德博士用这句话介绍了华晨宝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信念,他表示,我们不是通过利润计算做出投入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从长远来讲,可持续发展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华晨宝马坚信真正负责任、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不应只是单纯的追逐利润,而是要有更高远的目标——要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当践行可持续发展落实到消费者层面,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华晨宝马的期望是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作为一个豪华汽车品牌,我们创造的价值当中,有一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体现,可持续发展是 BMW 这个品牌形象非常重要的支撑。未来,我们希望看到品牌形象的加强推动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良性循环 " 。魏岚德博士说,我们传递给消费者的更多的是价值,当消费者购买了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时,他同时也在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可持续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正如魏岚德博士所言,对华晨宝马这样的企业来说,树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对企业和环境而言都会是一个良性循环。
2021年6月3日举办的首届宝马集团可持续发展中国峰会上,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也表示:“作为一家深深植根在中国的跨国企业,宝马集团积极支持中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我们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定位为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那么,宝马将具体怎么做呢?高乐介绍道,针对如何向着“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最终目标迈进,宝马目前已确立了四大重点要务:
一.加速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转型
宝马将针对目前的电动化革命,开启一波电动化攻势,不断扩展自身的电动化产品阵列,计划未来在每个细分市场提供至少一款纯电动车型。计划到2025年,宝马集团在中国销售的汽车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将是纯电动车。
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协作
宝马集团将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协调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从原材料采购、供应链、生产、使用乃至回收利用,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环保。比如,宝马今年计划与特来电等充电合作伙伴将公共充电桩总数扩展到36万根,其中包括15万根快速充电桩。此外,宝马正与国网电动合作打造公共绿色充电站。
宝马集团和中国知名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合作,也是一个经典的范例。目前,两家企业的合作,正从沈阳向着欧洲延伸。宁德时代不久将从德国的新工厂为宝马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动汽车提供电池,并且将使用100%绿色电力生产电池。
三.提供绿色、令人渴望的高档产品和体验
“可持续性”不是一种代价——宝马集团认为,用户无需为集团的任何革新计划,让渡本属于自己的权益,无论是车辆性能方面,抑或是为此支付额外的费用。宝马集团一直坚持为用户打造高端产品体验,使之既能满足绿色环保需求,同时也能满足用户对车辆性能的需求。
四.设立科学的、可衡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定期公开披露成果
对于减排,宝马集团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现已绘制了自己的路线图:到2030年,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量比2019年减少至少三分之一。宝马将这一目标分解到不同领域,到2030年,在生产环节碳排放减少80%、在供应链环节碳排放减少20%、在车辆使用环节碳排放减少40%。
更重要的是,这些可持续发展成果会被纳入企业财报,以完全公开透明的方式向外界展示宝马集团在碳减排领域的进展和成就,而且这一战略本身也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今年3月,宝马集团已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企业财报合并。此举不仅展现了宝马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也展示宝马对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信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