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朝银鎏金诰命凤冠文物从何深挖背后链条

    1年前 | admin | 145次围观

    漓江源头附近被盗掘破坏的清代古墓。

    桂林警方在本案中追缴的部分文物

    犯罪嫌疑人在甘肃景泰县指认盗墓现场。

    近日,广西侦破跨省盗墓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0多名。被盗掘的古墓葬遍及全国多个省市,缴获各类文物近170件,其中包括凤冠和龙袍。

    在追查出土文物的流向过程中,不少嫌疑人提到了龙袍。针对这条线索,警方展开了深入调查,发现这条线索指向张某。张某交代称,这件龙袍是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一处古遗址内盗取的,拍照是为了网上出售,还没来得及出售就被抓获了。

    目前,这起系列案件已经作出了一审判决,包括吕某、张某在内的多名被告人被判处了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宾馆内倒卖文物,被当场抓获

    2020年10月,广西桂林兴安县警方接到举报线索,称有人正在当地的一宾馆内倒卖文物,警方立刻前往调查,当场将正在倒卖文物的唐某等人抓获。

    随后警方邀请当地的考古专家对凤冠等文物进行了初步鉴定,发现这是清代的银鎏金诰命凤冠,很可能都是被犯罪嫌疑人盗掘出土的。

    兴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文海波介绍,专家当天晚上看了这个凤冠和其他的文物,他们初步判定这是清朝中期的二品诰命夫人的凤冠。

    文物从何而来,深挖背后链条

    按照考古专家的说法,查获的涉案文物很可能是犯罪嫌疑人从古墓葬中挖出来的,这意味着倒卖文物犯罪背后还涉及盗掘古墓葬等其他犯罪行为,警方对此十分重视,决定对案件展开进一步调查。然而在讯问中,唐某却声称这些文物是在地摊上买的,经查证不实后,便开始缄口不言。文海波介绍,嫌疑人拒不交代这个文物的来源,他只是说在桂林市的花鸟市场买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何涛表示,这个凤冠不是一般的墓葬能够有的,所以它的出处,肯定背后还是有一个链条,要打击深挖。

    为了查清凤冠等涉案文物的具体来源,警方随后开展深入分析研判,发现唐某常年辗转于全国各地,所去的地点也不是旅游目的地,而且都十分偏僻。去的地方包括有甘肃、河北、河南、湖南、贵州,去的有些是几天,有些是一两个月,警方猜测,唐某应该去寻找墓葬去盗掘。

    与此同时,前往唐某住处进行搜查的民警也有了重要发现,这些发现也印证了警方的猜测。

    文海波介绍,警方在唐某家查获大量盗墓工具,包括洛阳铲、铁锹、绳子等。

    调查社会关系,挖出两名同伙

    盗墓工具的发现,让警方断定,唐某不仅仅是倒卖出土文物,而且还涉嫌盗墓犯罪,警方围绕唐某开展进一步调查,很快,与他联系密切的两个人一同进入警方视线。一个是吕某,一个是张某,这两个人跟他的关系很紧密,而且有很大的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的嫌疑。

    为了将这些盗墓分子一网打尽,警方决定对张某、吕某等人员展开调查,很快警方发现了一条线索,张某近期正在预谋实施新的盗墓活动。通过侦查发现,张某在2020年12月份的时候,在桂林的辖区还在进行盗墓活动。警方就对张某先收网了一次。

    落网后拒不配合,调查陷入僵局

    但是,对张某的这次收网并没能打开案件侦破的局面。张某十分狡猾,且拒不交代,审讯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搜查工作也没有发现更多的线索。

    警方只得把重点放到了吕某身上,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警方没有立即对吕某实施抓捕,而是对他展开了更加深入的调查。

    正当对吕某的调查工作稳步推进时,桂林市兴安县境内一个别墅区发生的一起入室盗窃案件打乱了警方的计划。警方确定,该入室盗窃案是吕某跟崔某、侯某三个人实施的。将吕某抓捕到案后,警方立即对其住处进行了搜查,很快有了重大发现。其中一个住处查获大量盗墓工具,另一住处查到很多出土的文物,比如说纽扣和铜币,还有一些陶罐、瓷罐、银器。

    调查带特殊标记联系人,进一步深挖

    除此之外,警方发现吕某手机上的不少联系人都标记着一个“土”字,其中就包括已经被抓获的唐某和张某。警方判断,这些标记着“土”字的人,很可能就是与盗墓犯罪有关的涉案人员。

    “土夫子”是民间对盗墓分子的一种称呼,吕某手机中标记着“土”字的联系人很有可能就是涉案盗墓分子。警方随后对这些人展开了逐一调查,很快有了重大进展,案件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被盗古墓葬的范围也遍及了全国多个省市。

    为提高办案质量,考古专家随警作战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把握住更多的线索,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专案组决定邀请文物和考古领域的专家随警作战。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何涛介绍,文博专家介入案件的一个侦查阶段,对文物的级别、出处鉴定等,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设性的建议,让公安机关在侦破此类案件的时候方向明、目标清。

    同时,专家的提前介入,也为如何对相关涉案文物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在专家的协助下,案件的侦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随着调查的深入,隐藏在吕某、张某、唐某等人背后的盗墓犯罪网络也逐渐清晰起来。唐某、张某和吕某之间相互认识,又相互合作,扮演着组织者和带头人的角色。

    “涉案人员大都是同乡,再通过互相介绍结识外地‘同行’,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对发现的古墓葬信息相互串通,组成团伙进行盗掘。本案主要涉案人员之一王某华在广州务工时,利用业余时间四处探寻,相中一处清代一品诰命夫人墓葬,邀请吕某军前往广州共同进行盗掘,并获取被鉴定为二级文物的龙纹将军罐。”赵强说。

    知多D

    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是中国古代一个盗墓者的别称。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自于汉代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

    作案调查

    A

    嫌疑人虽流窜作案但目标针对性极强

    调查中警方发现,吕某等人虽然在全国各地到处寻找作案目标,但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有着极强的针对性。

    桂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祁兵介绍,三品官员以下吕某基本上不去碰的。吕某基本上判断这个人身份比较显赫,或者是官做得比较大,分析墓葬里边,应该有一些很有价值的东西,他才去作案。

    在桂林市兴安县郊区的山上,记者跟随办案民警来到了一处被盗的古墓,现场石碑上的文字显示,这是清代中期一位较高品级官员母亲的墓葬。

    专家也曾跟随民警到现场进行过勘查,看到残破不堪的盗墓现场,这让他们感到十分惋惜。

    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战武介绍,很多盗墓在晚上进行,对于墓葬的判断或者地下情况的判断,会存在很多盲目的地方,很容易造成文物的损害。在挖的时候造成文物的破坏,或者嫌疑人可能破坏了其中大部分,选择了其中一小部分或者一小部分有价值的、高价值的文物。

    贺战武说,他曾参与过被盗古墓的发掘工作,每次都是怀着沉痛的心情,因为这些盗墓行为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无法估算,更难以挽回。这些墓里面的文物很多,假如经过正规的考古挖掘,很多文物是可以修复的,但盗墓团伙把一些破碎的文物弃之不管。

    B

    查资料、购买大量仪器 发现古墓葬做足功课

    2018年以来,吕某军等盗墓分子在广西、广东、安徽、甘肃、江西、贵州盗掘多座东汉、明、清等时期古墓葬。这些古墓普遍在树林深处、戈壁滩等人迹罕至的地方,一些墓主已无后人祭拜,被盗后没有被发现。

    残破的石碑诉说着岁月沧桑,也记录了盗墓分子的罪行。记者在现场发现,这个古墓位于山腰的背面,而且林深树密,很难被外人发觉,那么犯罪嫌疑人又是如何找到这里的呢?警方介绍,为了找到这些古墓葬,盗墓分子可谓是做足了功课。

    除了查资料,警方还发现,这伙犯罪嫌疑人还购买了大量的仪器设备,用于探测古墓葬的结构和位置。有一些探测工具,比较先进,从发现有金属,或者是有空洞、有瓷器、有水位。

    C

    犯罪呈网络化订单化 文物追缴难度大

    查资料、仪器探,为了盗墓,这些盗墓分子可谓是煞费一番心思。通过调查,警方已经掌握了这些盗墓分子的人员构成和作案特点,但打击文物犯罪,不仅是要将盗墓分子绳之以法,还要将被盗掘出土的文物追缴回来。

    记者发现,文物犯罪除了隐蔽性的特点之外,现在又呈现出了网络化和订单化的趋势,这也给文物的追缴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桂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祁兵介绍,犯罪嫌疑人大部分依靠网络进行犯罪活动。他们从网上采取订单模式,比方说我有一些什么样、什么朝代、什么时代的物品,然后发到网上,有人应答以后,他们就按照这个需求进行有计划的寻找,然后盗掘。桂林市文物局原局长林京海表示,“现在你抓盗墓分子,基本上搜不到东西的,我给你多少钱,一谈妥以后,晚上就去把它盗出来,第二天早上就卖出去了。”

    针对这种新的变化,警方做了专门部署盗墓团伙穿清代龙袍,通过有针对性的线索梳理,对涉案的全部人员进行深入调查,并组织实施抓捕。与此同时,对涉案文物流向的追查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为了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件出土文物,警方还邀请文博专家全程参与了文物的追查收缴工作。

    追查文物

    嫌疑人穿龙袍拍照 引起警方关注

    在追查出土文物流向的过程中,不少涉案人员在审讯中都提到了一件龙袍,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针对这条线索,警方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这些线索均指向了张某。有一张照片,是张某拿着一件龙袍拍了一张照片,有些人说是穿着一件龙袍拍了张照片,针对这个线索进行深入的挖掘。一审张某就认了这个事情。

    据张某交代,这件龙袍是他们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一处古遗址内盗掘的,之所以拍照是为了在网上进行出售,但还未来得及出手,自己就被抓获了。

    随后办案民警前往甘肃对此进行核实,但由于盗洞已经被回填,当地也没有进一步开展考古发掘,因此这件龙袍主人的身份仍然成谜。

    明代墓志铭被盗墓分子 以300元价格出售

    清代的银鎏金诰命凤冠、五爪龙、将军罐,明代的梅瓶、墓志铭,以及汉代的陶锺、陶簋、陶壶,这些都是在这起系列案件中查获的重要文物。其中一些有铭文的文物,引起了考古专家的特别关注。

    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战武介绍,这些直接有文字信息的文物,甚至比文献记载更有价值。它直接能补充证明历史,甚至可以纠正一些历史的说法。

    考古专家口中所说的是这块从明代乡绅墓中出土的墓志铭,据盗墓分子交代,他们是以300元的价格将其出售,虽然价格不高,但墓志铭上记载的内容却十分重要,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桂林市文物局原局长林京海介绍,它里面所书写的内容不要说在正史里面,在一些方志里面都接触不到,内容包含很基本的乡村乡绅的历史记载,对研究中国的最基本最基层乡村历史盗墓团伙穿清代龙袍,提供了很多很重要的资料和信息。

    文博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让更多人知法守法,对法律心存敬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古迹。

    整合:易福红

    发表评论